第二篇 教育方法篇:培養完美女孩的關鍵方麵5-2
保護女孩日記中的隱私
女孩相對來說比較內斂,不會像男孩子那樣懂得做些具體的事情來發泄自己的感情,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的心裏再也裝不下過多的秘密,於是寫日記成了她們發泄情感的一種獨特方式。
在帶鎖的日記本裏有她們的歡笑,淚水,有甜蜜,有傷痛,但不一定有想給父母或者其他人分享的東西。
不止一位家長說:“女兒越大越不聽話,不像從前那樣,有什麼事都和父母講。”
還有的家長,發現女兒有些事背著自己,有些東西藏起來不讓自己看見,同學之間的書信和她自己的日記總要放到安了鎖的抽屜裏,他們對女兒的這種行為感到不安,怕女兒染上壞毛病。
為了弄清女孩的真實想法,很多家長采取了諸如偷看孩子的日記等非常規手段了解孩子的心事,結果引發了母女或父女之間的關於個人隱私的爭吵。
“媽媽,你不能偷看我的日記!”
“這怎麼能說是偷看呢?媽媽看女兒的日記是為了多了解女兒,及時發現你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問題,媽媽好來幫助你。”
“我不需要你的幫助!你如果再偷看我的日記,一切後果你自己負責!”
見平時乖巧的女兒現在大聲地和自己叫喊,媽媽也生氣了:
“怎麼說話呢?我是你媽媽,難道我把你養這麼大,還沒有資格看看自己女兒的日記嗎?”
女兒哭著叫喊:
“那是我的秘密,是我的隱私。你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就擅自偷看我的隱私,你是侵犯人權!我是你的女兒,可是我也有人權!”
說完,女兒一把奪過媽媽手裏的日記,哭著跑到了自己的房間裏。
隱私是每個女孩心中不願告訴他人的秘密。
應該說人人都有自己的隱私,女孩子也不例外。女孩有了隱私,許多做父母的總是千方百計地去偵察,生怕她們做了不好的事情,如翻抽屜看日記、拆信件,甚至打罵訓斥。
在大人們看來,這都是些小事。“連女兒的生命都是我給的,何況一本日記、一封信?”
可對女孩來說,大人的這些行為,都是對她們的不信任、不尊重,傷害了她們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壓力,甚至使孩子產生敵意和反抗,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鎖和防備措施,導致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惡化。
所以,還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當我們成人力圖探尋孩子的內心世界時,我們會發現她們的內心世界有一塊隻屬於她們自己的私密領地,她們有自己的想法。
懂得個人隱私的保護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父母不但不能偷看偷聽孩子的隱私,還要幫助她們學習更多保護隱私的方法,為她們日後的社會生存奠定基礎。
要知道女孩心中秘密的存在是很正常和普遍的事,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父母應以從容不迫的態度,認真、仔細地對待這些問題。父母不要亂翻孩子的東西,不要看孩子的日記等,不要一有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如臨大敵,要客觀地分析這些秘密。
有的秘密或許隻能孩子自己一人知道,就讓這一份秘密埋藏在孩子的心中吧,讓它成為永恒。如果什麼都想知道,其結果可能是什麼都不知道。
但與上麵那位媽媽不同的是,有位父親說:
我的女兒在小學五年級時就十分明確地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發現了她的變化,我和妻都很高興,因為這是她開始走向成熟的標誌。一個毫無保留地在父母和他人麵前訴說自己內心感受的傻丫頭是不會成為成熟的人的。
當時,她用的是我替換下來的寫字台,我主動將寫字台抽屜的鑰匙交給她,讓她學會保守自己的秘密。
後來,上了初中、高中,她收到一些同學的來信,包括男生的信。
我們在教育她如何與同學搞好關係、與異性交往中應注意的問題時,還囑咐她一定要妥善收好這些信件,不要遺失在外麵,免得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我們認為尊重孩子的隱私,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內容。
這位父親的做法是理智的,允許女兒有自己的小秘密,尊重女兒的隱私權,給女兒一個自由的空間,為女兒能深藏一份隱私創造條件和環境。
這樣,女孩在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反而願意傾吐心中的秘密,使兩代人的感情更融洽。
尊重孩子的隱私,並非意味著放棄教育孩子的責任。須知心理斷乳期的孩子,雖然自主、自尊意識增強了,但正確的世界觀沒有建立,愛獨立而不知如何獨立,求自由卻不懂何為自由,心理意識交錯複雜而充滿矛盾,還不是一個理性的人。所以,對孩子的隱私要給予積極的引導。
首先,要做女兒的朋友,以平等的態度與女兒多做交談,談自己少年時代的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經驗和教訓,甚至是一些可以與女兒談論的自己童年的隱私,以達到與孩子在情感上的溝通。要努力營造民主、寬鬆的家庭氣氛,讓女兒真切感受到父母的關切之情,把父母當作可信賴的朋友。
其次,要培養女兒自律自勉能力。即使發現孩子有不良傾向和越軌的思想行為,也不必驚慌失措,應該與女兒一起談理想、事業、道德、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等問題,引導女兒自己悟出為人處世的真諦,提高女兒按規範要求調整自己行為的能力。
女兒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對待她們就該像對待同誌和公民一樣,必須了解和尊重她們的權利和義務:享受快樂的權利,擔當責任的義務。
據報道江西某市一位中學女生回到家,就遭到父親怒不可遏的一頓訓斥。原來,父親偷看了一位男生寫給女兒的信以及女兒的日記。
女兒指出父親的做法是“違法”的,父親以一記耳光回答了女兒的“不敬”。第二天,女兒失蹤了。
四天後,父親在離家50多裏的河灣處找到了女兒的屍體。
這是一個本不該發生的悲劇,讀來或許令人觸目驚心,卻是活生生的例子。身為父母,一定要引以為鑒,尊重孩子的隱私,理解孩子需要獨立空間的心理需要。
女孩父母平時應對女孩多一些關心,讓她感受到你充滿信任的愛,而不是你的懷疑和指責,建議父母送給女孩一個帶鎖的日記,堅決不偷看女孩的日記。如果已經偷看了女孩的日記,要鄭重地向女孩道歉。
與女孩保持適當的距離
距離產生美感,父母與女孩之間,也需要美來潤滑和調節,不妨保持一定距離,爬山的時候,大步流星地將孩子落在後麵。
一位精力充沛的德國父親,常常在孩子伯爾麵前提到中國,後來,伯爾真的來到中國,研究中國曆史和文化。伯爾非常感謝父親的教育,也想讓孩子們充滿好奇心,他每個月都會帶著孩子們去爬山。
來到中國後,伯爾也經常爬山,常常能看到中國父母帶著孩子爬山。但他的爬山方式和中國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中國父母大多是手牽手地領著孩子,要麼抱著孩子,而和6歲的兒子、4歲的女兒去爬山時,他總是走在最前麵,大步流星,就像和孩子比賽一樣。
兒女自然沒有他爬得快,被遠遠地落在後麵。
也許你會擔心:孩子摔下山去怎麼辦?孩子磕壞了怎麼辦?孩子走丟了怎麼辦?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伯爾的妻子也總是擔心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