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教育方法篇:培養完美女孩的關鍵方麵4-1
第四章 做淑女更要做才女
給女孩一間自己的書房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人需要漂亮,如果你外表長得不好看,就一定要讓自己有才氣;如果才氣也沒有,那就總是微笑著!”雖然這種說法過於狹隘,但也道出了一個真理,自身的學識本身就是女孩的一項資本,而古人所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在今天絕對是大錯特錯了。
現代第一才女林徽因雖然在晚年飽受病痛折磨,憔悴得不近人形,但她由於飽讀詩書而造就的那種清靈超逸的氣質卻打動了無數的人。
直到今天,我們依然將對她的回憶定格在她那張靈秀的笑臉上,並由此充溢著對唯美的憧憬。
張愛玲這個寂寞精靈盡管貌不驚人,但她那彌漫著舊上海陰鬱風情的文章以及她本人非同尋常的愛情故事,卻使當代人對她的回憶像一壇擱了多年的酒,越品越香醇。李碧華評價她說:“文壇寂寞的恐怖,隻出一位這樣的女子。”
富蘭克林曾說,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閱讀既是開啟孩子心靈智慧的鑰匙,也是增長知識的有效方法。
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僅有益於孩童時代的學習進步,更將使個人人生發展終生受益。另外,良好的讀書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幫助,對於那些迷戀電視、麻將的家長,就很難教育出愛讀書的孩子了,所以,給女孩一間書房無疑成了重中之重。
對女孩來說,開卷須有益,給女孩營造一個好的讀書氛圍,會使我們的孩子終身益受。
父母可以將家裏的藏書,或父親、祖父遺留下來的藏書保留好,並將它們放在一個房間的書架上,引導她對書的渴求與探。當家長明確給孩子一間書房,培養她閱讀這一習慣後,指導孩子科學地讀書,讀正確的書也是很重要的。注意引導孩子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
下麵這位家長在引導孩子讀什麼書上可下足了功夫。
娟娟平時特別喜歡看書,隻要一有空便是書不離手的。不過,她常常閱讀的書籍多半是一些雜誌、青春類類的小說,其他類型的書,他可是一概不看的。
這天,娟娟草草地寫完家庭作業,然後立刻迫不及待地掏出一本漫畫書來看,甭提多入迷了。
此時,媽媽走了過來,溫和地對她說道:“這本書很有趣,對吧?”
娟娟頭也不抬地回答道:“當然了,可逗了!”
媽媽接著說:“不過,你能告訴我,從這本書裏麵你能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嗎?”
娟娟搖搖頭,回答道:“沒什麼有用的,就是光樂唄。這樣的書看起來輕鬆。”
媽媽順著孩子的話,說道:“我並不限製你看書的類型,不過,有時候,你應該學會選擇一些更有意義的書籍來閱讀。瞧,這本書可能更適合你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你受用終生的!”
媽媽邊說,便把《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遞給了孩子。
娟娟一下子被這本書可愛的封麵吸引住了,接下來他認真地讀了下去,她發現書裏麵果然有很多有趣和有意義的東西。
就這樣,娟娟在媽媽的幫助下,逐漸學會了挑選一些適合自己的閱讀的課外書,還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這不,娟娟最近還在學校舉行的“讀書活動”中獲得表揚呢!
哈茲利特曾經說過:“書潛移默化人們的內心,詩歌熏陶人們的氣質本性。少小所習,老大不忘,恍如身曆其事。”對於女人來說,讀書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
可謂知書達理、知書達睦、知書達富。讀書使人充實,不寂寞,不孤獨,不盲從,不彷徨,在滾滾紅塵中,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對於愛美的女孩來說,讀書還有一個令你驚喜的好處,因為讀書可以使美麗的人更美麗,使不漂亮的人變得漂亮。
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讀書是一種保持精神愉悅、健康長壽的有效方法。讀書,能使浮躁的心情變得寧靜,狹窄的視野變得開闊,大大有益於性情的修養和內心世界的充實。
書海就像一個百花園,隨時供給精神營養,使人正確理解生活中的成功和挫折 ,使春風得意之時更加鼓舞不致忘形,沉悶失落之際重新振作且擺脫沮喪。
一個人是否有讀書的習慣,能否體會到“閱讀的喜悅”,其人生的深度、廣度會有天淵之別。
除了在家中給女兒一間書房外,父母也可以經常帶女兒上書店或參加書展,在觀看電視節目時,有意識地引導女兒注意有關新出版兒童讀物的廣告或信息讓孩子自己選購和借閱圖書,當孩子暢遊在知識的海洋時,她會覺得自己是最幸福充實的人,而書中的各種美好必定成了她今後奮鬥的目標。
家長可以鼓勵女孩利用零花錢來購買圖書。支持女孩主動與小夥伴們交換圖書閱讀。大力表揚女孩用“壓歲錢”給孤兒院的同齡人贈書。對待好書,可安放
在女孩容易取到的地方,以便她能反複閱讀。也可以時不時和女孩對某本剛剛讀完的書做
出評論,特別要鼓勵女孩說出與原書作者不同的意見,讓她學會分析與思考。如果家附近有圖書館,可以為孩子辦一張借書卡。
讓女孩收斂起自己的“牛脾氣”
相對男孩,女孩比較脆弱,嬌氣,意誌力差,承受挫折能力不強,更容易導致她們發脾氣。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一些年輕的父母抱怨說,“稍不如意,脾氣就上來了。打也不聽、罵也不靈,哄她吧,她還更來勁!”
有些父母會覺得這樣的女兒簡直無可救藥,索性就用自己的壞脾氣去好好教訓她一番,但最後效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樣的情況下次還會出現,並且會在女孩內心留下創傷,傷害彼此感情。
生活中,確實有不少這樣的孩子。這是孩子缺乏自製力的表現,自製力是能夠完全自覺的。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情緒,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是意誌的重要品質,是情商的重要因素。
那麼對於孩子的“牛脾氣”,家長應該怎樣處理呢?甜甜父母的做法大家不妨效仿一下。
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電視,甜甜突然想吃冰激淩。已經很晚了,商店都關門了,爸爸媽媽試圖跟她解釋,勸她明天再吃。
然而,甜甜的脾氣卻上來了,她倒在地上大聲叫喊,用頭撞地,用手到處亂抓,用腳踹所有夠得著的東西……
爸爸媽媽被氣得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們努力克製自己的火氣,暫時沒有任何語言和動作。 甜甜已經叫喊半天了,她奇怪地發現,居然沒有人理她。於是,她又重新按她剛才的“表演”鬧了一番。這次爸爸媽媽坐了下來,靜靜看著女兒,沒有任何語言和動作。
甜甜不服氣地又開始了第三次“表演”,然而爸爸媽媽還是沒有任何表示。最後,甜甜大概也覺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實在太傻了,她自己爬起來,回房間睡覺去了。
從此,甜甜再也沒朝別人亂發脾氣,甜甜的亂發脾氣因為沒有得到強化而自然消失了。
每一個女孩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一定的脾氣,但是有些脾性是不好的。不良的脾性養成後會對他人造成不良的影響,孩子的“牛脾氣”就是父母溺愛的結果。
當你的女兒“牛脾氣”上來時,此時千萬不要上前製止,或者勸解。如果那樣做的話,孩子會更撒嬌,長久這樣脾氣會更倔強。此時父母需要做的隻是冷觀,就像甜甜的父母那樣,孩子就會在一種嚴肅的氛圍中意識自己的錯誤,漸漸收斂起自己的“牛脾氣”。
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是一個隨意發脾氣的孩子,可事實上發脾氣是女孩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就要循循善誘。如果家長引導得不好,孩子就會養成亂發脾氣的習慣,變成一個暴躁的孩子;引導得好的話,孩子的脾氣就會成為每一次教育孩子成長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