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後,小李受不了別人的眼光和閑言碎語,隻好辭職另外求職。
而小齊在讀完MBA研究生的第一學期之後,就開始準備自己的工作,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剖析自己,根據自己的條件製定明確的職業目標,這樣就能夠更好地衡量自己,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小齊畢業之後,選擇了一份與他的目標和價值觀相吻合的工作。小齊並沒有著急去上任,而是在工作開始之前又花費了大量時間去了解這個公司和所在工作部門的情況,以及下屬現在最需要什麼。
等小齊上任之後,便在總經理的支持之下,解決了公司和部門的問題,也滿足了下屬的需求,受到了下屬和公司領導的一致好評,大家對小齊更是非常讚賞。
即使這樣,小齊一點也沒有驕傲,在剛開始的幾個月時間裏,小齊特別注重和本部門的同事以及其他部門的同事搞好關係,幾乎與全公司的人員都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
等小齊當上了部門經理之後,也並沒有著急進行改革,先慢慢地觀察和了解公司的情況,在半年之後,小齊才針對本公司和部門的問題進行了改組。改組的幅度也是一點一點地進行,邊改組邊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之後再進行改革。
在一次次的小成功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小齊所在的部門就已經成爭為了公司裏麵最出色的部門,小齊也在不久後獲得了更重要的職務。
人們總是很容易把小李和小齊的不同結局歸結到能力和運氣上麵。但,努是,我們在仔細分析之後就會發現,他們除了在工作當中采取了不同的方力工式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在他們求職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看出小齊具有很好作的自我分析能力,能夠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從而找到一個明確的目標,更是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目標的工作單位。
但是小李呢,他並沒有進行很好的自我分析,僅僅看到公司名氣大、工資待遇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於是就選擇了這家公司,因為他根本沒有想到這個公司到底能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兩個人正是由於自己所訂立的人生目標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實現目標的方式,也正是由於小李的目標不明確,所以他才沒有獲得成功。
其實,有許多成功的傑出人士在心裏都有一個目標,他們正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實現這個心目中的目標,在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之後,最終獲得了成功。可見,工作有了目標,就能夠承受一切。
工作能吃苦,但是不叫苦
工作肯定不可能永遠都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會遇到很多的挫折和打擊,在這個時候,抱怨於事無補,隻有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夠苦盡甘來、出人頭地。
在工作當中,有一些人一旦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就開始不停地抱怨,叫苦連天:工作環境不好,不夠舒適;工作乏味,單調枯燥;加班頻繁,工作辛苦;工作任務太重,讓自己心力交瘁;有的人甚至抱怨工作難度太大,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並沒有什麼捷徑,隻有苦幹。所謂的苦幹,一是指能吃苦,二要不屈不撓。
工作並不是享福,如果沒有一個苦幹的精神,那麼有再好的設想,再爭好的規劃,也隻能夠是停留在紙上。讓我們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他們爭氣哪一個不是通過苦幹得來的。沒有苦幹,就不會有過人的業績,更不會有,努美好的明天。
一個人要勇於吃苦而絲毫不叫苦。叫苦和抱怨並不能夠幫助我們克服作苦難,反而還會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人麵對困難,不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而是四處叫苦,以期得到他人的同情,或者是借叫苦回避困難,那麼隻能夠反映出這個人的無能。
桑德斯上校在65歲退休的時候,身無分文,而且是隻身一人,在這個時候,他想到了一份母親留下的炸雞秘方。於是,桑德斯上校開始挨家挨戶地敲門,告訴每家餐館:“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雞秘方,如果你能夠采用,那麼我可以教你怎樣才能炸得好,如何才能夠吸引更多的顧客!”結果很多人都當麵嘲笑他:“得了吧,老人家,如果你有這麼好的秘方,你怎麼還會落魄到這種地步呢?”
可是,嘲笑並沒有讓桑德斯上校心灰意冷,反而讓他開始不斷修正自己的說辭,以便找出能做得更好的方法,以更有效的方式去說服下一家餐館。桑德斯上校的炸雞方案最終被一個餐館老板接受了。但是你可知道先前他被拒絕了多少次嗎?整整1009次之後,他才聽到了一聲“OK”。
也正是因為桑德斯上校把嘲笑當成了上進的動力,不斷地調整自己,耐心推銷,才有了當今名揚世界的快餐連鎖企業——肯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