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經到了夏季,不過山莊這裏卻十分涼爽,平原上綠草如茵,成群的牛羊散落其中,一匹匹駿馬時而奔跑,時而低頭吃草,呈現出一幅和平安寧的景象。
草原的一角傳來一陣陣“劈哩叭啦”的槍聲,這是山莊的護衛隊在進行實彈演練。
自從箭形彈的製造工藝經過改良之後,彈藥的供應量增加了很多,董雲山他們加大了實彈射擊和火槍戰術的訓練,今天,他特意把趙劍寒請來,檢驗這半年來的訓練效果。
護衛隊員們十人一組,從遠處策馬飛奔而來,接近一條白線的時候,他們飛身下馬,從背上摘下步槍,填裝彈藥,采用立姿瞄準射擊,清脆的槍聲響過,射擊場上騰起一股股白煙,對麵的報靶員揮舞著木質標杆,報出射擊的環數,董雲山他們這些教官在一旁用鉛筆記錄著。
隨後這十名隊員又采用跪姿和臥姿打了兩發子彈,然後貓著腰,徒步衝到另一條白線前,再用不同的姿勢進行三發射擊,接著采用高姿匍匐,然後用低姿匍匐前進到最後一根白線前,同樣用三種姿勢打三槍。
就這樣在三個距離上用三種不同的射擊姿勢,發射九發子彈,才算完成一組訓練,取得的環數相加就是他們各自的成績。
隊員們的戰術動作非常規範,趙劍寒看得連連點頭。他以前將一些基本的戰術動作教給了董雲山他們,而董雲山他們又悉數傳授給了這些隊員,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這個靶場自然是出自趙劍寒的手筆,靶子是木製的,上麵糊上一張白紙,用圓規畫出十個同心圓,代表一到十環,木靶的前麵是一條半人深的戰壕,報靶員就坐在戰壕裏讀出每次射擊的環數,報靶時標杆的指示方式和前世中國軍隊一樣。
距離木靶三十丈、六十丈和九十丈距離外,用白石灰劃了三條線,董雲山規定三發子彈的成績,九十丈距離要達到十二環,六十丈要達到二十一環,三十丈要達到二十八環,而且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才算合格。
考慮到槍支本身的性能,這個要求相當高,可是趙劍寒發現所有的隊員都達標了,也就是說這四十八人幾乎全部達到了神槍手的水平,趙劍寒不禁驚奇不已。
部下很爭氣,作為總教官董雲山自然很得意,他向趙劍寒彙報了這段時間的訓練情況,經過半年的訓練,隊員們完成了全部的騎兵戰術、隊列和班排攻防戰術、火槍射擊等科目的訓練,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精兵了,以後有機會再經曆幾場實戰,做到以一當十絕對沒有問題。
演練完了之後,隊員們在趙劍寒麵前排成整齊的隊列,一個個精神抖擻,看著眼前身著黃綠色軍裝,身背步槍,站得筆直的護衛隊員們,趙劍寒仿佛回到了前世在部隊裏的那段日子,心裏感慨萬分。
“這是我的軍隊,我一手創立的軍隊,雖然現在人數還不多,但是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一粒種子,要不了幾年,就會變成成千上萬的鐵血之師,整個世界都會在他們麵前發抖的。”看著這些隊員們,趙劍寒心中豪氣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