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隊的訓練大綱是趙劍寒和董雲山倆人製定的,其中隊列、班排戰術和火槍射擊等訓練科目主要是趙劍寒拿主意,對於隊列訓練董雲山開始還不太理解,認為要求過高,在實戰中作用不大,可是經過隊列訓練之後,隊員們身上顯現出了軍人的幹練、剛毅的氣質,列隊行進時更是散發出一股彪悍之氣,董雲山歎服不已。
護衛隊的軍裝也是出自趙劍寒的手筆,他將前世中國軍隊的作訓服稍作修改,就拿來作為護衛隊的軍服,布匹是山莊自己出產的,不過這時候印染技術水平不高,隻能染成黃綠兩種顏色,無論外觀、結實程度和隱蔽效果和迷彩服比起來相去甚遠。
趙劍寒作了簡單的發言,高度評價了護衛隊的訓練成果,宣布全隊放假一天,每人發十兩銀子作為獎勵。董雲山他們八個教官每人三十兩銀子。
所有的人都齊聲高喊:“謝少莊主賞賜。”
雖然比少莊主規定的時間多用了一個月才達標,護衛隊的隊長趙勝聽到趙劍寒沒有計較這一點,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也向趙劍寒彙報了他們的收獲。
從冷兵器向熱兵器轉化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更困難,他們在訓練中都很努力,也沒少挨打挨罵,吃了不少的苦頭。
山莊這半年來的變化隊員們都看在眼裏,他們家人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他們的孩子或者兄弟姐妹還能讀書識字,心裏對這個年幼的小莊主充滿了感激,願意為這樣的主人賣命,不管多大的苦頭,他們都忍受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主動加大了訓練的難度,自行練習了在奔馳的馬上填裝彈藥和瞄準射擊的絕技。
這些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漢子們對騎射情有獨鍾,當他們發現火槍的威力和準確性大大高於弓箭之後,很多人都萌生了把火槍用於騎射的想法。
嫻熟的馬上功夫讓他們在奔馳的戰,馬上也能在較長時間之內保持身體和四肢的穩定,可以像在平地上一樣填裝彈藥和瞄準射擊,經過長期刻苦的練習,所有的隊員都掌握了馬上射擊的技巧,董雲山他們得知以後,也不甘人後,同樣修煉了這一絕技。
趙劍寒聞言大喜,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在廣闊的草原和戈壁上,就能實施大範圍機動作戰,他們的戰鬥力將極為恐怖。
一組護衛隊員進行了現場表演,他們策馬奔馳,用雙腳踩著馬蹬控馬,身子隨著馬匹自然地起伏著,一支手穩穩地端著槍,另一隻手填裝彈藥,推動槍機,然後瞄準射擊,整套動作一氣嗬成,毫不拖泥帶水,除了被風吹落了少許火藥之外,沒有一個人出紕漏,當初設計火槍的時候,火藥池有一定的防風的功能,這時候發揮了作用,十支火槍全部在離靶子六十丈的白線外打響了,有的隊員還是采用的回身射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