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女人(四)第6章 善於用情應酬(3 / 3)

討厭,不喜歡之類的感覺,既不是先天的,也不是絕對的,隻要經過反複接觸之後,就會逐漸習慣起來。而習慣之後便能進一步了解他的情況,這樣一來,許多棘手厭煩的感覺就會像煙霧一樣散去了。

蘇格蘭一位著名作家曾在演說現場打趣觀眾說:"你們比肩並坐了兩小時,為什麼沒有一個和鄰座的人談話?"觀眾覺得這句話真哏,於是,很少有人不轉頭和鄰座交談的。

與人交往,有時就是這麼簡單容易,一句話,一個微笑,鄰座的人就可能成為自己的朋友。而在我們一生中,我們時常會因為自高自大,或者太自慚形穢而得不到好的友情,如此想來,豈不是太愚蠢了嗎?

人與人交往的方法,也常運用於城市之間的交往中。現在我們經常在外事消息中,聽到"姐妹城市"這一名詞,也是城市之間增進親密的重要方法。

它始於1956年,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白宮的一次會議提出要促進"私人外交",在全球開展民間交流活動。於是全美國就掀起了與其它國家的城市共建"姐妹城市"的熱潮。姐妹城市如果能互相幫助確實能夠帶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效益。如美國依阿華州的得梅因市已向日本出口了5000萬美元的農產品,這主要是它與日本的甲府市有著親密的姐妹情感,在這種溫情脈脈的親密關係之後,商業利益往往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標。

怎樣熱鬧宴會氣氛

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一大堆人圍坐在一起卻彼此互不相識,空氣沉悶,怎麼樣打破這種氣氛呢?一位有經驗的朋友告訴我,有兩個方法,其一是祝酒,因為中國人講究個熱鬧,通過祝酒,可以使人們找到共同的話題,談論一起高興的事。那麼如何敬酒祝酒呢首先要想好祝酒辭,其次要找德高望重和地位相對較高的人敬酒,最後要提議大家共同舉杯。這樣,氣氛自然會熱鬧起來。當然,與人吃飯祝酒時還應注意下列事項:

不要自己祝酒。當有人向你祝酒時,不用起立,之後說一句謝謝。不要碰自己的酒杯,更不能喝酒。不要讀祝酒詞,如果太長記不住,幹脆不用。不要碰杯,碰杯是驅趕邪氣的舊習俗,對玻璃杯也不好。祝酒過程務必要短。如果你是貴賓而且主人已為你祝酒,你要回敬主人。可以緊接著主人的祝酒回敬,也可以在吃甜食的時候回敬,注意過程要短。不要敲打杯子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那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即使喝的不是白酒,也可以祝酒,杯子裏是什麼內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意。祝酒可以不針對一個人,可以向來做客的全家祝酒,也可以向全體人員祝酒。不要搶先祝酒,第一位祝酒的應該是主人。

如果有外國朋友在坐,而又存在著語言的不通,此時空氣的沉悶是難免的,此時你可以使出另一招,就是教外國朋友使用筷子。

在某些場合,你會發現為了禮貌起見,用餐必須使用筷子。你的方法是:

1.將第一支筷子握在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處。

2.用中間兩個手指將其穩住,牢記不要太僵硬,用餐時這支筷子基本不動。

3.將第二支筷子握在拇指和食指之間,像握鉛筆那樣,活動主要靠這支筷子。這樣做的結果常常是,外國友人興致勃勃,而氣氛也熱鬧多了。

送禮也要講雅致

中華民族是傳統的禮儀之邦,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深知禮尚往來的道理。送禮,是一種傳統禮節,身為白領女性,對禮品較為注重其雅致,喜歡送別人高雅的禮物。

一般說來,送上具有紀念意義的小工藝品,美術品則可。

在挑選這些時,既要雅致,又要有紀念意義,而且好擺放。當然名人字畫就更顯雅致。如果考慮到實用,送上一些日用品如臉盆、茶具、餐具,或一條被單、枕套、沙發套、枕巾等也是可以的。另外,如果能考慮到新郎、新娘的愛好,挑選他們中意的東西送去,那是非常適合的。當然,有的地方,特別在廣大農村,結婚時送豬、牛、羊、多種糧食,衣物布匹等,也有"隨份子"的。即送現金的,這些各地的風俗不同,各有所別,各個少數民族也各有區別。

送結婚還應用紅紙或紅布寫上賀詞。這類賀詞的一般格式如下:

○○○○○○新婚之喜

鸞鳳吉祥

○○○○○○同賀

通用的這類賀詞還有:關雎誌喜;鸞鳳和鳴;福祿鴛鴦;鍾鼓之樂;花開並蒂;天作之合;三星在戶;佳偶天成;鴛鴦對舞;良緣締結;佳侶聯盟;琴瑟友之;百年偕老;宜室之慶;榮諧伉儷;奕葉開祥

在歐美等國家,人們對結婚紀念日非常重視,往往舉行隆重儀式來祝賀。這種禮儀活動已開始在中國出現,普及的速度很快。顯然,這種禮儀是值得提倡的,因為它有利於家庭的穩定,在加深夫妻雙方感情方麵,也有良好作用。

如果是結婚紀念禮,那更是有講究的。結婚的每一個周年,(l5周年以前,15周年以後,隻有逢5或逢10)都有一個特定的名稱。例如,結婚一周年,稱為紙婚;結婚10周年,稱為錫婚;結婚30周年,稱為珍珠婚;結婚60周年,稱為鑽石婚,等等。每一個結婚周年紀念日的禮品是很有講究的,不能亂送。當你要為親戚朋友的結婚周年紀念日送禮時,應注意這一點。

例如:

l周年時為紙婚,傳統禮品為紙品,現代禮品為鍾;2周年時為棉婚,傳統禮品為棉製品,現代禮品為瓷器;3周年時為皮革婚,傳統禮品為皮革製品,現代禮品為水晶製品或瓷器;4周年時為果婚,傳統禮品為水果或花卉,現代禮品為各種日用品;5周年時為木婚,傳統禮品為木器,現代禮品為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