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看來,這是由於濕困於脾。這類情況就可以飲用含有具有祛濕健脾作用的薏仁、茯苓、藿香等製作的代用茶類。
如今許多人都把養生茶當作健康的“法寶”。當前,在上班族當中,很多人飲用清肝火、明眼目的枸杞菊花茶。養生茶真的可以隨便喝嗎?答案是否定的。傅教授認為,養生茶在飲用時,除了考慮時令季節、地域因素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因人而異,因為人有性別、年齡、體質、體重、種族的不同,有患病病種的不同,即便是患的同一種疾病,又有表現、症狀的不同。誠然,枸杞菊花茶能夠清肝火明眼目,比較適合經常加班和對著電腦的上班族。但是對於體質偏虛寒的人來說,因菊花味苦性微寒,就不宜長期飲用。
養生有什麼“道”?
中醫學理論認為,導致疾病產生的原因大體分為三類,即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內因就是七情,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誌變化因素。這七種情誌強烈的、突然的刺激或長久的異常變化容易使人生病。情誌的劇烈變化或長久改變,直接損傷內髒,使得內髒氣機紊亂,功能失調。
外因就是六氣,也稱“六淫”,指的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變化因素。不內外因指的是飲食所傷、起居不節、外傷、蟲獸傷等致病因素,對此,傅教授特別指出飲食要均衡,不要偏食嗜食,也不要不食。《黃帝內經》中有講,“五穀為主,五果為助”,就是以穀物為主食,輔以蔬菜水果。五味俱食,像皇帝一般地吃,越多樣越好,但是量不宜太多。飲食多樣,則容易均衡,也會使得機體營養均衡、陰陽平秘,病安從來?
傅南琳 教授,主任中醫師,廣東省名中醫,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醫學教研室主任。現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藥膳食療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慢性病防控與管理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脾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藥治療免疫性疾病的臨床研究工作,主研 “十五”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一項,主持廣東省中醫藥局課題一項,主編或參編多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