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從將軍到總統(3)(1 / 3)

杜魯門總統兩次派遣原駐蘇聯大使約瑟夫,戴維斯去見艾森豪威爾。這位外交官肩負著一個難以完成的使命:說服德懷特以民主黨候選人競選總統。盡管杜魯門向將軍保證,在未來的選舉中將全力支持他,艾森豪威爾仍然回答說:“我不能接受以民主黨候選人參加競選的建議,因為我好像是共和黨人的成分比民主黨人的成分多。”僵局打開了。艾森豪威爾第一次相當肯定地暗示,他打算競選總統。

1951年11月4日,共和黨有威望的領袖之一,參議員亨利·凱波特·洛奇飛抵巴黎。艾森豪威爾的這位從戰爭年代以來的老友告訴他,在美國有很多組織在發動提他為總統候選人的運動。德懷特說:“您在政界享有盛名,為什麼您自己不參加競選呢?”洛奇毫不躊躇地回答說:“因為我不可能當選。”在交談中洛奇強調:“您是惟一能被共和黨選作總統候選人的人,您必須同意在即將到來的預選中利用您的聲望。”艾森豪威爾答應他將“認真考慮這件事”。

艾森豪威爾本人對自己在選民中的威望隻是看了在紐約拍攝的15000名選民集會支持他競選總統場麵的影片之後才深信不疑。2月11日,為了推動德懷特參加競選,金融家洛伊德·奧德倫的妻子傑奎琳·科克倫,帶了一部長達兩小時的影片飛往巴黎。片中記錄了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一場拳擊比賽後,在午夜舉行的擁護艾森豪威爾集會的實況。這部影片是由艾森豪威爾的朋友們和“擁護艾森豪威爾公民協會”精心導演的。據科克倫說,盡管完全得不到這個城市的官員合作,還是大約有15000人參加。影片顯示了人群一邊齊聲高喊:“我們要艾克!我們要艾克!”一邊揮動著“我喜歡艾克”的標語牌的場景。艾森豪威爾和梅蜜在他們的起居室中觀看這部影片,深深受到感動。

當影片結束時,艾森豪威爾給科克倫斟上一杯酒。當他們舉起酒杯時,梅蜜不覺脫口而出:“為總統幹杯!”她後來回憶當時情況說:“我是第一個對他這樣說的人,而他突然哭起來……淚水從他眼中湧出,他太激動了……”艾森豪威爾接著開始談起他的母親、他的父親和他的家庭,但主要是他的母親,談了一個小時之後,科克倫對艾森豪威爾說,艾森豪威爾應表明自己的態度,回到美國去。“就像我坐在這裏,看著你一樣地肯定,假如你不表明你的態度,塔夫脫會得到提名。”艾森豪威爾沉思了一會兒,最後表態說:“你回去可以告訴朋友們,我準備參加競選。”

第二天上午,艾森豪威爾口授了好多封信給他最親密的朋友們。他的每一位朋友都表示驚奇和激動。例如,他在給斯韋德的信中說,影片“使我第一次深感,美國人今天要求變革的深切願望……我無法向你表達,一個人突然意識到他自己成為迫切期待和希望的象征時,是多麼激動”。在另一封信中,他談到人民的“委托”,他看到人民需要他,他是如何感動。“如果任何美國人競對這種信任不感到無比驕傲,我可以說,他幾乎是缺乏人的感情的。”

到了該做出最後決定的時候了。1952年4月11日,將軍得到了白宮同意,從1952年5月1日起,解除他北約武裝部隊最高司令官職務和從軍隊退役。在北約主要成員國首都進行告別拜會之後,艾森豪威爾於1952年6月1日返回美國,以共和國總統候選人身份參加總統競選。采取這樣的一個步驟,顯然是從實際出發考慮的。一般說來,美國大多數選民都把自己看作民主黨人,但對這位有名望的將軍同樣也會給予廣泛支持的。以共和黨候選人競選,能保證他能得到有勢力的壟斷資本集團的幫助,壟斷資本集團對共和黨的傾向大大超過民主黨。這就是他競選策略的總輪廓。在美國正全力以赴地為他籌備競選運動。這項艱難而又麻煩的事,由參議員亨利凱波特·洛奇主持。

1952年6月7日至12日,在芝加哥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開展了一場激烈的鬥爭,因為艾森豪威爾雖然是一個最有希望的總統候選人,但卻不是惟一的。代表大會上,除了他以外,還有一位將軍作為候選人的呼聲也相當高。他就是德懷特的上級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黨內的各集團中,曾就“大西洋英雄”和“太平洋英雄”之間的競爭問題進行了嚴肅的談判。有一個共和黨的領袖曾考慮組成這樣一個兩駕馬車:麥克阿瑟競選總統,塔夫脫作為副總統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