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從將軍到總統(1)(1 / 3)

他自稱不是政治家,但如果不是政治家、而且不是偉大政治家的話,誰又能在歐洲統率盟軍;人人都說他能當總統,他卻對總統選舉三緘其口……但他知道,取得一個職位的最佳途徑就是要讓別人覺得自己並不想謀取它。他成功了,他成了白宮的豐人……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使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從一名普通的參謀軍官躍升為美國赫赫有名的五星上將,成為世界風雲人物。他為打敗德、意法西斯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貢獻。

在整個西歐,他每到一處,各國都為他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他被授予“倫敦榮譽市民”稱號。就連蘇軍的最高統帥斯大林也說:“我想同他認識。”並於1945年8月12日向華盛頓發出正式邀請,邀請艾森豪威爾將軍以著名軍事活動家的身份訪問蘇聯,並授予他勝利勳章。

歐洲戰爭結束後,艾森豪威爾留在德國任美國占領軍總司令。1945年11月,他又被任命為美國陸軍參謀長。

如果說從1942年1月至1945年5月,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是當時世界上十來個強人之一的話,那麼從1953年1月至1961年1月,他則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

艾森豪威爾擁有許多世界名牌大學的名譽學位和稱號,但是周圍的人,特別是他本人十分清楚,他獲得這些學術上的榮譽並不是因為他對某一門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而是出於對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年代軍事貢獻的尊敬。

不過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就連他自己怎麼也沒有想到過他竟會真正當一回大學校長。1947年6月,艾森豪威爾正式出任美國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校長。

還沒有邁入這所馳名國內外的大學門檻,艾森豪威爾就麵臨著這個陌生的崗位上許多難以回避的棘手問題。首先是一些學術界的代表人物反對艾森豪威爾出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他們認為艾森豪威爾是一名身經百戰的將軍,哥倫比亞這樣的學府應當由學者主持,而不是將軍。

艾森豪威爾聽到這種議論,心裏感到十分地不愉快。難道我僅僅是一介武夫嗎?他決心改變人們對他的這種印象。他苦思冥想著擺脫這種困境的辦法。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學校的教授們舉行了一次見麵會,在見麵會上他坦誠地宣布:他不追求學者的桂冠,在處理學術問題時,教授們說了算,他本人將虛心聽取教授們卓有見地的意見。

艾森豪威爾謙虛的作風給教授們留下了較好的印象。這第一關總算過去了。此後,艾森豪威爾虛心學習,他經常到各個班級和院係去聽課,這在一所名牌大學內幾乎是少見的事。他對曆史和物理特別有興趣。他把較年輕的曆史學家們召集在一起,向他們發表講話,談他們的職責和任務。他最喜歡的是物理係,他對原子能極感興趣。他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伊西多·拉比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後來普林斯頓大學的高級研究所準備用高薪把拉比“挖”走,艾森豪威爾親自登門挽留拉比。艾森豪威爾真誠地對拉比說:哥倫比亞離不開他,而校長本人也急需他的支持,如果他離開,哥倫比亞大學的聲譽會遭到十分沉重的打擊。艾森豪威爾的真誠打動了拉比,拉比終於同意留在哥倫比亞大學。這對哥倫比亞大學顯然是一個收獲。

艾森豪威爾在哥倫比亞大學兩年半時間內,實際上在那裏工作的時間不到一半,他開始實行了一連串的計劃,給學校帶來聲譽、金錢和更加活躍的知識氣氛。艾森豪威爾在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期間,也是“全美議事會”的組織者。這個議事會的宗旨是把企業家、勞工、學者、黨派代表聚集在一起研究全國性問題。這個組織不僅為哥倫比亞帶來了基金,也為學校帶來了顯赫的名聲。

艾森豪威爾為世界有名的經濟學家埃利·金茲伯格主持的“保持人類資源”計劃籌措款項和開展工作。艾森豪威爾說,他覺得“幾乎不可理解,竟沒有一所美國大學長期從事有關戰爭的原因、進行和後果的研究”。為了糾正這一情況,他為“戰爭與和平研究所”籌集基金。他想說服喬治·凱南任所長。凱南拒絕後,他說服威廉·福克斯離開耶魯大學擔任這一職務。福克斯使這個研究所不斷前進和成功地開展工作。

艾森豪威爾到哥倫比亞大學上任時,正是“冷戰”寒風吹遍大學課堂的時候。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方麵問題的研究,也被宣布為大逆不道。哥倫比亞大學新校長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雖無好感,但卻主張必須對其進行研究。一些人說:“艾森豪威爾懂得要掌握事實這個道理。因此,他認為應當研究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體係,以便了解它們,從而找到與其鬥爭的有效方法。”

為了改善農業條件,艾森豪威爾還創設了一個研究土壤——美國“最大的資源”——的“侵蝕和浪費”的計劃,並利用他的關係,使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也參與其事。他還建立了一個新“工程中心”。隨著給學校的贈款增加,教師的薪金也提高了。研究生院朝氣勃勃。總之,艾森豪威爾在他的短短任期內,在開展新的計劃方麵的成就,比大多數校長在十年中的成就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