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團軍群首先繼續消滅魯爾口袋裏的德軍。4月14日,第16軍在北麵,第18空降軍在南麵發動了一次壯觀的攻擊,並在魯爾河以南的哈根勝利會師,從而把魯爾口袋切為兩半。四天後,即4月18日,德軍在這個地區全部停止了抵抗。這是二戰中最大的一次德軍集團投降,共達31萬7千人。

陸軍元帥沃爾特·莫德爾沒有投降,他自盡了。

第12集團軍群在合圍魯爾德軍的同時,繼續由卡塞爾地區向東推進,一路上幾乎沒有遇到德軍成規模的抵抗。4月16日,第12集團軍在維滕貝格和馬格德地域進抵易北河,19日攻占了萊比錫,爾後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內。

在視察易北河戰區時,艾森豪威爾參觀了埋藏在一個洞穴裏的德軍金庫。金庫在一個離地麵幾乎有半英裏深的礦井裏,是德軍倉皇撤退時留在那裏的。在一個地道裏有大量油畫和其他藝術珍品。這些東西有些用紙和粗麻布包著,另一些隻不過像捆起的木材那樣堆在一起。

在另一個地道裏,艾森豪威爾看到了估計價值在2億5千萬美元的金庫,其中大部分是金條。這些金條裝在袋子裏,每袋裝兩條,每一條重25磅。此外,還有歐洲各國鑄的大量金幣,甚至還有好幾百萬枚美國的金幣。此外,在其他的諸如手提皮箱、衣箱等容器裏,塞滿了從歐洲各地私人手裏掠奪來的大量金盤、銀盤和裝飾品。

艾森豪威爾正對納粹的這種掠奪醜行感到厭惡、憎恨的時候,納粹的集中營又一次使他感到震驚。這座集中營位於哥達城附近,這是艾森豪威爾第一次看到集中營。第一次目睹納粹犯下的那些凶惡殘暴、滅絕人性的罪行的時候,艾森豪威爾感到無法用語言來描繪他的感情反應,他在任何時候都從來沒有如此震驚過。

艾森豪威爾視察了集中營的每個角落,覺得自己有責任用第一手的材料向世界宣示這些情形。視察完集中營後,艾森豪威爾回到巴頓的司令部,當晚就通知華盛頓和倫敦政府,要求他們火速派一批報社編輯、記者和國家立法機關代表團到德國參觀、報道。艾森豪威爾覺得應該立即把證據公諸於眾,另一方麵,艾森豪威爾更堅定了進一步打擊德軍的決心。

在美軍逼近易北河之後,艾森豪威爾開始集中力量向北和向南推進。4月21日,第12集團軍群攻克了由臨時拚湊起來的德第11集團軍防守的哈茨山區,這又是一個相當大的口袋。25日,美第1集團軍的部隊在托爾高地域的易北河上與蘇軍烏克蘭第1方麵軍會師,德即被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巴頓的美國第3集團軍則轉向南麵,接管了帕奇的第7集團軍的部分地域,切斷了阿爾卑斯山脈的“堡壘”,並突入到奧地利。由於盟國在奧地利沒有劃分占領區,艾森豪威爾通知蘇聯人說,他打算往東推進到林茨——這碰巧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出生地。

這個時候,蒙哥馬利的第21集團軍群也從北麵抵達易北河。在強渡易北河後繼續向東推進,漢堡守軍不戰而降。5月初,英軍在易北河以東與蘇軍會師。

在南翼,第6集團軍群利用3月底奪占的奧彭海姆登陸場發起進攻後,迅速向東推進,於4月中旬占領紐倫堡地域,至5月初攻人奧地利西部。

至此,盟軍已經肅清了荷蘭、挪威和意大利境內的法西斯軍隊,殘餘的德軍被壓縮在柏林附近地域作垂死掙紮了。

簽署投降協議

進入1945年以來,德軍在東西兩線的大舉潰敗,已經迫使希特勒接受了末日即將來臨的現實。然而,1945年4月12日下午,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佐治亞州溫泉病逝。消息傳到柏林以後,希特勒和他的宣傳部長戈林等人一時欣喜若狂。納粹頭子們幻想曆史的轉折點已經到來,認為這是上帝要拯救第三帝國。於是,他們設想派代表去和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談判並幻想能夠單獨和美、英媾和。

希特勒認為,隻有拖延戰爭,才可能獲得與美、英單獨媾和的條件。於是,他把59個師的兵力,用於西線同盟軍作戰,而把214個師又14個旅的兵力用於蘇德戰場,竭盡全力固守柏林,妄圖以此達到拖延戰爭的目的。

希特勒在柏林方麵部署了100多萬人的兵力,火炮和迫擊炮1萬多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500輛、作戰飛機3300輛。為了便於堅守,德軍在奧得河、尼斯河地區構築了3道防禦地帶,在柏林防禦地域構築了3道環形防禦圈。

柏林戰役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