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艾森豪威爾本人,也對此非常滿意。以至於若幹年後,他還能夠清楚地記得那個計劃給他帶來的興奮。艾森豪威爾引述美國南北戰爭時南軍總司令羅伯特·e·李將軍的話說:“幸虧戰爭是很可怕的,否則我們會變得喜歡它。”
但英國人卻提出了異議。
英國總參謀長陸軍元帥布魯克反對先消滅萊茵河以西的幾乎全部德軍部隊,然後再考慮在某處渡過萊茵河的計劃。他甚至把肅清萊茵河以西萊茵蘭地區敵軍的計劃斥之為“分散兵力”。但是,艾森豪威爾卻堅信,萊茵河以西的德軍部隊最容易打,而對那條難以逾越的水障——萊茵河實施渡河攻擊將給盟軍造成慘重的傷亡。
如果盟軍鞏固了萊茵河與摩澤爾河的戰線,那麼就能以最少的兵力守住很大一段河流,從而能夠把兵力集中在關鍵地區。因此,在經過一些激烈的爭論以後,艾森豪威爾仍堅持派第6集團軍群肅清科爾馬口袋的敵軍。為確保勝利,他考慮向擔任該任務的法國第1集團軍提供一個美國軍隊——弗蘭克·w·米爾本的第21軍。
布魯克仍然不滿意,經過幾個拐彎抹角的提示之後,他終於向艾森豪威爾提出:“我希望把第12集團軍群部署在魯爾以北,英軍部隊部署在中部。”
艾森豪威爾終於明白了,英國人的真實想法是擔心他的計劃會耽誤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率先渡過萊茵河。艾森豪威爾對這種隻考慮自己,不顧全大局的想法非常氣憤,便毫不客氣地回擊道:“鑒於英軍會遭受損失,我自然也不急於想把美軍放在戰鬥最激烈的地方,讓他們去送死。我將用整整一個美國集團軍的兵力來加強蒙哥馬利的集團軍群,因為我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向魯爾以北提供必不可少的兵力,以迅速實施我的計劃。我的計劃根本不是根據哪一個人或哪一個國家獲取榮譽而製定的。因此,我必須告訴您,我的看法是,戰鬥的榮譽怎麼也抵不上為它付出的鮮血。”
但是,英國方麵不依不饒,大有將此事捅上天的意思。盟軍最高統帥部不得不向羅斯福和丘吉爾遞交書麵報告。報告寫道:
“最高統帥確信,隻要在作戰行動上是辦得到的,他就奪取萊茵河北岸諸渡口,而不必等待消除萊茵河整個河岸的敵人後才采取行動。而且,一俟南部的形勢能夠允許他調集必要的兵力而不致過度的危險,他就以最大的兵力和無比的決心在北部強渡萊茵河。”
這個時候,丘吉爾首相和羅斯福總統正在赴雅爾塔與斯大林會晤的途中,他們打算在馬耳他的英國基地暫停一下,召開一個預備會議。艾森豪威爾便派他的參謀長史密斯將軍飛赴馬耳他,將報告遞交給兩位元首。結果,史密斯不虛此行,消滅萊茵河以西的德軍部隊的計劃得到了同意。
英國的參謀長還是有些勉強,他再三強調要在保證把渡過萊茵河的主攻方麵放在魯爾以北的情況下他才能同意該計劃。這樣,艾森豪威爾在報告中重申,把辛普森的美軍第9集團軍置於蒙哥馬利的指揮之下,直到戰爭結束。這就是說,把整個突破萊茵河的重心在攻勢的“左肩”,由蒙哥馬利所部承擔重擔。
這下蒙哥馬利滿意了。他還寫信給布魯克表達了他的喜悅心情:“艾克同意我所做的一切……我們遇上過一些風暴,但是天空現在晴朗了。”
艾森豪威爾對英國人這種斤斤計較的花招沒有什麼興趣,他隻是淡淡地笑了一下,“隨他去吧!”
在萊茵蘭戰役中,艾森豪威爾擊敗德軍的計劃設想分為三個階段:“真實行動”、“伐木工行動”和“低調行動”。
第一階段“真實行動”由蒙哥馬利指揮英軍第2l集團軍群及辛普森的美軍第9集團軍共同實施。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機動戰役。進攻從馬斯河上的內伊奈梅根開始,繞過齊格菲防線的側翼,然後切人該防線後方,進抵在馬斯河後麵保持靜止狀態的登普西英國第2集團軍當麵。由於需要穿過茂密的雷西瓦爾德森林及其後麵的一些設防陣地,必須對行動提供支援,辛普森的美軍第9集團軍承擔這一任務。
辛普森的第9集團軍要先奪取魯爾河壩,在朱利希渡過魯爾河,之後,推進到萊茵河畔的杜塞爾多夫,然後向北與從北麵來的加拿大第1集團軍會合。
“真實行動”一開始時進行得很緩慢。美軍在2月2日就開始進攻魯爾河壩,經過一周的激烈戰鬥,終於奪取了魯爾河壩。但是,在進駐魯爾河壩之後,美軍發現,德軍破壞了防洪閘,這樣辛普森橫渡魯爾河的時間被迫推遲了兩個星期。
2月23日,第9集團軍開始對魯爾河對麵的德軍發動進攻,由辛普森發起進攻的時間比德軍預料的早,從而達到了戰役的突然性。經過5天的激戰,到2月28日辛普森擊潰了德軍,開始向杜塞爾多夫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