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德雷對此感到很滿意,出於戰略上的考慮,他把新近到達的第9裝甲師調給了米德爾,並安排了一個名叫“橡皮鴨子”的佯動部隊到這個地區行動。米德爾把第9裝甲師的一個步兵營部署在戰線上,以便使他們能夠方便地獲得其第一次作戰經驗。

兩個人一致認為,在默茲河這個難以逾越的障礙以東的阿登地區,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值得德軍發動進攻的目標。

之後,布萊德雷將視察的情況向艾森豪威爾作了詳細的彙報,在一起研討了那裏的局勢。這種討論的方式對他們兩個來說,已經不陌生了。早在23年前,兩個人都曾在西點軍校就讀,除了在一起參加橄欖球比賽,他們還經常以非常隨便的方式討論問題。就這樣,兩人就第1集團軍的部署問題展開了討論。

兩個人坐在一張長沙發上,手裏拿著一張大比例尺態勢圖。布萊德雷雙膝之間夾著一根像釣魚竿似的長長的指揮棒,概要地講述了他對德軍在阿登地區發動一次全麵攻勢時可能的做法。布萊德雷認為,由於盟軍在西側集結了重兵,敵人在沒有擴大其突入盟軍集結地區基地的情況下,肯定無法渡過默茲河。因此,如果倫德斯真的向阿登發動進攻,巴頓指揮的第3集團軍25萬部隊和第1集團軍剩下的21.5萬部隊可以對其進行合圍,在德軍的脖子上卡斷這次進攻,而使入侵德軍成為甕中之鱉。

艾森豪威爾仔細地聽著布萊德雷的彙報,權衡著各種可能的作戰方案。他心裏很清楚,由於政府決定把一部分部隊調到太平洋地區,美軍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員補充了。陸軍部最近已經把每月兵員補充額從8萬人減少到6萬7千人。而自諾曼底登陸以來,連續、激烈的戰鬥使精銳的作戰部隊遭到嚴重傷亡,編製短缺的情況相當嚴重。同時,有一部分新近補充的部隊沒有作戰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加強在阿登地區的防守兵力,那麼盟軍將不得不放棄繼續進行消耗德軍力量的冬季攻勢的希望。

盡管在考慮補充兵員減少的情況時,布萊德雷用近乎暴怒的聲音嚷道:“難道他們不知道我們還可能輸掉歐洲的這場戰爭嗎?”但是,他們兩個都明白,他們必須在要麼冒以稀疏兵力防守阿登地區的風險,要麼放棄冬季進攻之間做出選擇。

然而,在這兩個人的腦子中,誰也沒有真的認為會輸掉歐洲的這場戰爭。他們的考慮全都集中在將於下月開始的盟軍突入德國境內的攻勢上了,於是,艾森豪威爾接受了前者,完全批準了布萊德雷在前線的部署。

艾森豪威爾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對於這一點,艾森豪威爾事後也承認:“在阿登地區隻部署四個師,以及冒德軍在這個地區進行大規模突擊的風險,其責任在我。從11月1日起的任何時候,我本來可以巡視整個前線的防禦陣地,在等待增援部隊的同時能夠使我們的戰線完全不怕敵人的進攻。但是,我的基本決定是,把這場攻勢繼續進行到我們的力量的極限為止。正是我的這一決定,應該對德軍12月份的進攻在其第一周內所取得的驚人勝利負責。”

然而,曆史是不可以假設的,艾森豪威爾將因為這一選擇麵臨他作為最高統帥以來的第二次嚴峻的考驗。

“魔鬼前線”

對於納粹德國來說,要執行“監視萊茵河”計劃已經很困難了。連年的征戰,特別是諾曼底戰役以來,德軍傷亡巨大、損失慘重,已經沒有再發動如此大規模戰役的能力了。

但是,盟軍已經打到第三帝國的大門口,納粹首腦們被迫要做好德國本土作戰的準備。於是,15歲到18歲的孩子和50歲到60歲的男子都被應征入伍,同時納粹還在大學、中學、機關和工廠裏到處搜尋入伍者。據不完全統計,僅1944年9月到10月間,就有50萬人參加了陸軍。以至於戰時生產部長艾伯特·斯佩爾向希特勒抗議說,技術工人的應征人伍,嚴重影響到軍火生產。

然而,決定孤注一擲,傾盡全力向盟軍發動一次強大攻勢的希特勒已經顧不上這麼多了。在他腦子裏,隻有阿登反撲的作戰計劃了:切斷美軍第3和第1集團軍,深入安特衛普,奪回艾森豪威爾的主要供應基地,壓迫英國和加拿大軍隊沿比利時和荷蘭邊境撤退。隻有這樣,才可能不但使英美聯軍遭受慘敗,解除德國西部邊疆的威脅,而且能夠使他轉過身來對付蘇聯的軍隊。正如4年之前一樣,德軍將再一次在阿登森林取得大的突破。

於是,自深秋以來,希特勒就在為他的最後一擲到處搜羅殘兵餘卒。10月問,他居然拚湊了近1500餘輛新的或改裝的坦克和重炮,12月份又拚湊了1000多輛;戈林答應提供3000架戰鬥機;征調了28個師,包括9個裝甲師,供突破阿登森林之用。準備了6個師,擬在主要攻勢發動之後,進攻阿爾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