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急了還會咬人,何況這是一隻被逼急了的狼,希特勒不甘心“大西洋壁壘”的全線崩潰,於是,他集中了全力,開始進行最後的反撲……阿登森林也許注定是德國人反攻的地方,希特勒狡猾地選擇了這個盟軍布防薄弱、意想不到的地區,亮出了他醞釀已久的“監視萊茵河”計劃……盟軍在一連串勝利麵前有些飄飄然了,艾森豪威爾的錯誤選擇終於使德軍在盟軍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了最後的集結和準備。12月16日,阿登反撲即將打響第一槍,“魔鬼前線”即將沐浴在血霧之中……
自諾曼底登陸以來,盟軍在西歐戰場上步步向前推進。至1944年9月中旬,已由法國西北部擴大到南起地中海北到萊茵河的廣大地區,前進至貝爾福、南錫、梅斯、盧森堡、列日、安特衛普、根特一線,在部分地段還已經逼近或楔入“齊格菲防線”。這樣,不僅攻占了法國,還幾乎占領了比利時全境,進逼荷蘭邊界。10月,美軍率先占領了德國曆史名城亞深,也就是查理曼大帝的王宮所在地;11月底,又攻克洛林和阿爾薩斯大部分地區,其中包括梅斯和斯特拉斯堡等地的要塞。盟軍在西歐的戰場已連成一片,法西斯德國可謂是危在旦夕。
隨著戰火的不斷延伸,德軍損失慘重。幾個月內,德軍共計損失兵員40餘萬。坦克1300輛、戰車2萬餘輛、各種火炮2000多門、飛機3500架。西線德軍僅殘留49個師,而且每個師人數尚不過半,德軍士兵士氣低落,悲觀情緒籠罩軍營。
盡管盟軍乘勝追擊,在全線發動了猛烈進攻,但是由於盟軍戰線過長(450英裏),而且均保持攻勢,使得盟軍兵力明顯不足,突破“齊格菲防線”的努力未獲成功,進攻被迫慢下來。為此,12月中旬,艾森豪威爾所在的盟軍統帥部不得不做出停止全線進攻的決定,著手為突破“齊格菲防線”進行準備。
然而大勢已去的法西斯德國並不甘心他們的失敗。為了扭轉戰局,由希特勒一手策劃的一場大規模的反擊戰正在密謀之中。
“監視萊茵河”
希特勒醞釀這次反攻已經很長時間了。
9月25日,德軍統帥部的高級人員照例要到東普魯士的拉斯滕堡報告,參加定期高級工作會議。拉斯滕堡是希特勒精心構築的指揮所所在地。早在1941年德國入侵俄羅斯的時候,納粹政府就把德國武器部隊總司令部設在這裏,以便為希特勒提供一個地方,讓他能夠比呆在柏林的國防部裏更能有效地控製作戰。從此之後,這片由鋼筋水泥構築的工事和營房便整年被鐵絲網和雷場包括了,並且加裝了很多現代化的監控和防護設備。而希特勒的私人指揮所——“狼窩”就在最裏麵。
在會議召開之前的一個小時,希特勒的心髒病又一次發作了。他眼前一團漆黑,耳朵裏嗡嗡直響,心髒也仿佛要從胸膛中蹦出來。好在這次發作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他隻是扶著桌子站了一小會就過去了,但是,還是出了一身冷汗。
莫雷爾醫生給希特勒打了3針,勸告他需要休息。
但是,希特勒卻苦笑著搖搖頭,他知道自己的病是任何藥物都治不了的,德軍在兩條戰線上的潰敗是他最大的“心病”。
進入1944年以來,形勢的逆轉對希特勒的打擊是致命的。他極力用談笑風生來掩蓋一天天膨脹起來的失望。同時,7月20日的爆炸事件,不僅傷了他的胳膊和耳膜,而且極度打擊了他的精神。由於處於深深的焦慮之中,他的腹部痙攣更加嚴重,甚至經常會使他臥床不起。有時候,麵對自己的情人,希特勒也會發出絕望的聲音:“如果這樣疼下去,我活著也沒有多大的意義,我寧願毫不猶豫地結束我的生命。”
但是,希特勒卻絕不肯放棄戰爭。為了使納粹軍官能夠繼續呆在前線為他賣命,他恩威並重,一方麵不斷給那些在前線戰鬥的官兵們加官進爵,另一方麵又命令:“不管是誰,不管他職務多高,如果膽敢在我麵前說出和平而不是勝利,我就要扭下他的腦袋!”
於是,在喝下秘書送過來的一杯熱茶後,希特勒定了定神,等待著他的下屬入坐。
令前來開會的納粹軍官吃驚的是,元首一改往日咄咄逼人的態度,沒有再不自量力地命令部隊前進,相反卻發布了一道調子相當低的命令。
希特勒表示,美軍已經打到德國邊境,並且部分軍隊已經突破了亞的南麵的防線,必須正視目前的狀況。最後,他強調說:“就我們這方麵而言,不會有大規模的戰事了,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死守陣地。”
大部分納粹軍官認為元首已經從戰爭的狂熱中清醒過來了,也許到了政治解決問題的時候了。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希特勒號召死守本土,實際上卻是一條緩兵之計。會議結束後,希特勒留下了凱特爾、約德爾、古德裏安以及代表戈林的克萊佩。然後,希特勒親自將參加會議的其他將領送出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