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師把弟子們都叫到跟前,對他們說:“我曾經說過,做完這件事,你們就知道如何能成佛了。現在我想要告訴你們,世間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難做的事,最難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說它容易,是因為隻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並持之以恒的,終究隻是極少數人。”

如果讓你每天去攀登一次珠穆朗瑪峰,告訴你這樣才能悟道,無疑是為難人。可是現在告訴你,隻要甩甩手就能成佛,卻沒有幾人能堅持下來,是不是該引起我們的深思呢?處處有般若,處處都是佛。可是我們見佛不看佛,遇般若不以為是般若,這並不是說世人愚癡,恐怕還是因為大家都太聰明的緣故。

滴水佛音

1、十二圓覺 菩薩是“自覺覺他者”,即自己覺悟還要使眾生覺悟,但菩薩還缺少佛所具有的“覺行圓滿”,所以比佛還差著一級。菩薩於未來可成就佛果,隻要不懈努力達到“覺行圓滿”,即可成佛。十二圓覺也就是為得到佛袓“真傳要道”,努力想修成圓滿正果——成佛的目標邁進的十二位大菩薩。十二圓覺依次是: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

2、六觀音  六觀音指化導六道眾生的六種觀音︰

(1)大悲觀音︰主破地獄道三障。此道苦重,故宜用大悲。

(2)大慈觀音︰主破餓鬼道三障。此道饑渴,故宜用大慈。

(3)師子無畏觀音︰主破畜生道三障。此道獸王威猛,故宜用無畏。

(4)大光普照觀音︰主破阿修羅道三障。此道多猜忌嫉疑,故宜用普照。

(5)天人丈夫觀音︰主破人道三障。謂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故稱天人,理則見佛性,故稱丈夫。

(6)大梵深遠觀音︰主破天道三障。謂梵是天主標,主得臣也。

殘花更有徹魄香

1935年農曆四月,法師要到惠安弘法,弟子、友人們都極力勸阻。這一年,法師已經五十六歲了,身體衰弱而多病,而惠安之行是需要渡海的,旅途非常辛苦。法師初衷不改,他認為弘法是可以誓舍身命的。遂與傳貫法師於泉州南門外乘帆船出海。

在弘一法師留下的《惠安弘法日記》中可以看到,這弘法的過程是漫長而充滿艱辛的。年輕人為之尚且勉強,更何況一病弱老僧:

後二十四年乙亥四月十一日夕。自泉州南門外,乘古帆船航海。

十二日晨到崇武。改乘小舟。風逆浪大,午前十時抵淨峰寺。

十六日往崇武,居普蓮堂。

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講三皈五戒、觀音菩薩靈感及淨土法門等。

十九日下午返淨山。

二十一日為亡母冥誕,開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五月一日講竟。

初三日為靈峰蕅益大師聖誕。午後講大師事跡。

六月七日,始講《四分律戒本疏行宗記》(二十一日,第二冊講竟)。

七月三十日,為地藏菩薩聖誕。午後講九華山事跡大意。

八月五日,為亡父諱日,開講《普賢行願品偈頌》。七日講竟。聽者甚眾,大半為耶教徒也。

二十三日,性願老法師到淨峰。二十五日,請講佛法大要。

二十七日講訖。每日聽眾百人左右。

十月將去淨峰,留題雲:"乙亥四月,餘居淨峰,植菊盈畦。秋晚將歸去,猶含蕊未吐,口占一絕,聊以誌別: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二十二日去淨峰,到惠安城,遇諸居士留宿。

二十三日上午到科峰寺講演,並為五人證受皈依。下午到泉州。

十一月十九日,複到惠安城,寓黃善人宅。

二十日到科峰寺講演,並為十人證受皈依。

二十一日上午為一人證受皈依。下午乘馬,行二十裏,到許山頭東堡,寓許連木童子宅。

二十二日,在瑞集岩講演。

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在許童子宅講演。並為二十人證受皈依及五戒。

二十五日上午到後尾,寓劉清輝居士菜堂。下午講演。

二十六日上午到胡鄉,寓胡碧連居士菜堂。下午開講《阿彌陀經》。

二十八日講經竟,為十七人證受皈依及五戒。

二十九日上午到謝貝,寓黃成德居士菜堂。三十日講演。

十二月初一午到惠安城,寓李氏別墅,今為某小學校。

初二日,到如是堂講演,聽眾近百人,

初三日到泉州,臥病草庵。

弘一法師不知疲倦地在惠安弘法,工作繁重,終於病倒了。所幸的是,法師蒙佛天加披,逐漸康複。

惠安弘法,隻是弘一法師繁忙的老年生活的一個片段。當其他人步入老年,安享天年時,弘一法師卻不辭勞苦、馬不停蹄地專注於弘法,可敬可歎。

佛教中的高僧大德,不以年高而降低自我要求、勤心佛法的並非法師一例:

佛光禪師門下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正在法堂裏向佛光禪師述說此次在外參學的種種見聞。佛光禪師以慰勉的笑容傾聽著,最後大智問道:“老師!這二十年來,您老一個人還好嗎?”

“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寫經,每天在法海裏泛遊,世上沒有比這種更欣悅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樂。”

大智關心地說:“老師,你應該多一些時間休息!”

夜深了,佛光禪師對大智說道:“你休息吧!有話我們以後慢慢談。”清晨,還在睡夢中,大智隱隱中就聽到佛光禪師禪房傳出陣陣誦經的木魚聲。白天,佛光禪師總不厭其煩地對一批批來禮佛的信眾開示,講說佛法,一回禪堂不是批閱學僧心得報告,便是擬定信徒的教材,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禪師剛與信徒談話告一段落,大智爭取這一空當,搶著問佛光禪師道:“老師!分別這二十年來,您每天的生活仍然這麼忙著,怎麼都不覺得您老了呢?”

佛光禪師道:“我沒有時間覺得老呀!”

所謂光陰催人老,更確切地說,光陰是催“閑人”老。當你把全部的時間與精力都投入到專注的事情中,就如同給了生命一個振奮的理由,給了生命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有一個說法說“工作著是美麗的”,為什麼工作著會美麗?因為你的專注會給肉體源源不絕的動力,讓你的臉頰呈現出年輕的光彩,流露出生命的魅力。

人老,最早是老於心。心動則生命之力流淌,心疲憊了,老了,生命的泉水就會枯竭,使你舉止遲緩,思維不再靈活,老態盡顯。弘一法師也好,佛光禪師也罷,他們對佛法的執著信念,衝破了衰老的極限,如同井枯了繼續發掘,找到了新的泉脈。

生命的活力不是老天收去的,是你我自己自顧自地收藏的。生命的花朵必然會凋敗,然而在它零落成泥的瞬間,依然能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如廣陵絕響,讓觀者震撼。

滴水佛音

1、大千世界 一座須彌山,一個四大部洲,一個日,一個月,叫一個世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叫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

2、二十諸天 “諸天”即二十天,又叫二十諸天,為佛教護法神。二十諸天分別是:大梵天王、帝釋尊天、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廣目天王、金剛密跡、摩醯首羅、散脂大將、大辯才天、大功德天、韋馱天神、堅牢地神、菩提樹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宮天子、月宮天子、娑竭龍王、閻摩羅王。

3、火坑 佛教用語,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條惡道為三惡火坑。

一代宗師,唯有“認真”二字而已

弘一法師去世後,被尊稱為“重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律宗戒律精嚴,難於修行,數百年來修行的人很少,直到弘一法師方才複興。

出家人注重五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都是在嚴格禁止之列的。而律宗戒律則嚴格認真到極點,除了要持五戒,還需遵守“非時食”的戒律,即每天隻能吃兩次飯,早晨6點鍾左右吃一次,中午11點左右吃一次。弘一法師出家二十四年,一直嚴守戒律,沒有片刻懈怠。心思之細膩、持戒之嚴格,讓人瞠目結舌。

有一次法師在俗的學生豐子愷寄一卷宣紙去,請弘一法師寫佛號。結果宣紙寄多了些,他就寫信問豐子愷多餘的宣紙該如何處置。又有一次,豐子愷寄回件,郵票多了幾分,他便把多的幾分寄還豐子愷。以後豐子愷寄紙或郵票,就預先聲明:多餘的就送給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