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會計電算化內控製度的措施(1 / 2)

加強會計電算化內控製度的措施

財會探析

作者:於立傑

摘 要:該文通過對會計電算化內控製度的具體剖析,找出不足,提出一係列解決方式,以應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內部控製 方案設計 具體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體製的日益完善,市場壓力的日益增加,對企業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過程中,對於會計電算化的具體操作,由人工控製轉化為人與計算機的共同控製,原先的內部控製已經無法滿足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需要了。

一、 會計電算化是企業內部控製的重要環節

1.內部控製環節的優化管理。傳統的會計模式中,其具體的會計操作以內部控製為主,就是由專業人員進行內部牽製,在會計電算化,普及之後,會計賬務就通過計算機係統進行集中化處理了,因此就實現了傳統會計模式向會計電算化的轉變。一些諸如編製科目彙總表,明細賬之類的核對工作就被會計電算化取代了。當前的會計模式,主要是利用計算機係統,進行會計管理,一些傳統的紙質記賬逐漸被電子計算機係統所取代。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會計信息網絡係統構建,一些具體的會計實務可以在任意終端機上進行操作。

2.控製對象的改革。在手工會計係統中,內部控製針對的對象是會計管理環節中的具體信息以及處理的流程、業務狀況等。企業的工作情況都用紙張進行記錄,並且按照具體的信息可以劃分為轉賬憑證、原始憑證等。隨著計算機網絡係統的發展,會計電算化得到廣泛應用,傳統會計中的紙張記錄已經逐漸被計算機的某些係統軟件所取代,實現了會計管理的無紙化。隨著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每一項業務進行交易的時候,其相關信息由業務人員直接輸入計算機內,並且由計算機自動生成記錄。原先使用的一些紙張憑證就自然而然的取消了。原先在核算過程中的各種必要核對,隨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一部分由計算機係統自動完成。

3.管理漏洞。在傳統的手工會計係統中,如果會計人員粗心大意,或者其他因素導致的會計信息記錄的錯誤會嚴重影響企業的內部管理。在會計電算化係統中,需要輸入數據正確,計算機程序正確,計算機運算正確,得到的信息才是正確的,同時如果前三個環節中,任一環節出現錯誤,也會嚴重影響企業的內部管理。

二、進行電算化內控製度的優化

1.係統內部製度建設的優化。在實際會計管理過程中,操作管理製度的日常運行,有利於操作人員盡職盡責,幹好自己的工作,又不影響會計管理中的其他係列環節。在會計軟件的具體操作中,要做到係統明確,分環節有條不紊的進行,並且要進行嚴格操作管理製度的製定。以有利於會計軟件的準確有效的進行日常工作狀況的記錄,在具體工作環節中,為了確保會計軟件的合理運行,需要明確幾個要點。

(1)操作人員要明確自己在這個會計係統中擁有的權限,自己的日常操作有章可循,做到自己負責的環節,並且不能幹涉會計係統中的其他環節,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範製度,以確保操作人員進行日常的規範遵守以確保用戶管理係統的順利運行。

(2)未經允許的信息不能輸入到計算機,有些信息未經審核就不能進行電子信息的具體輸入,比如有些原始憑證需要經過相關專業人員確認後,才能記錄到計算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