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營企業經營者年薪製探析(1 / 2)

民營企業經營者年薪製探析

人力資源

作者:劉恩峰 範智宏

摘 要:由於民營企業在在管理方麵有其自己的特色,加之所有者的素質也具有自身的特點,年薪製的結構、最優報酬數量等問題處理地還不是十分妥當,有待於進行進一步地完善。市場中的民營企業有很多,但是他們之間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些差別體現在行業規模、曆史背景、經營環境等方麵,這些差別往往會對年薪製實施的有效性造成很大的影響。本文結合民營企業的特點及民營企業經營者對企業的重要性,提出來民營企業實施經營者年薪製的重要性。

關鍵詞:企業經營者 年薪製模式

從廣義的角度看,企業非國有獨資性質,即為民營企業。從狹義角度來看, “民營企業”就是指私營企業及以它為主體的聯營企業。本文對民營企業的界定主要是在於它的狹義的含義。

一、企業經營者的工作特質

企業經營者主要是指從事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以經營管理企業為職業並具有一種職位規定性的專門人才。經營者是現代企業中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在具體的實踐中,作為被激勵對象的企業經營者通常指的是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企業經營者的工作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他們的工作有其特質。

1.企業經營者工作具有相對的信息優勢

企業采取任何決策和活動往往依賴於對信息的掌握,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信息,而企業經營者往往是信息交彙的中心地位。這就使得企業經營者比企業所有者具有相對的信息優勢,兩者之間存在信息的不對稱。在這種情況下,經營者有可能為了獲取個人利益而隱藏私人信息或顯示虛假、錯誤的信息。

2.企業經營者工作的前瞻性與工作效果檢驗的滯後性

企業經營者的工作內容是決策和戰略決策。決策的前瞻性就是經營者決策和戰略決策要麵向未來,經營者要敏銳地預見和洞察到事物發展的趨勢,從而進行符合未來發展基本方向的決策和戰略決策。企業經營者決策成功與否是靠若幹年之後的經營成果來檢驗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成果之間所產生的時間差決定了對對經營者的考核不能局限於短期效益,更要考慮長期效益,這才符合企業經營者工作的特點,並能夠全麵體現其工作效果。並能夠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3.企業經營者勞動成果的無形性

企業經營者勞動成果是指企業經營者以信息作為工作載體,從事各種職能管理工作或活動所得到的直接產品,該產品隻產生於經營者本身的勞動,並未和其他主體的勞動相結合。如決策、願景、目標、命令等,這種產品具有自身的特點:體現企業的軟實力、意識/意誌形式、難以計量和考核,而一般主體的勞動成果是有形的,如體力勞動、技術勞動。企業經營者勞動成果無形性的根源在於,信息是經營者工作的載體並在其工作中支配性地位。

二、民營企業年薪製實施存在的問題

1.收入差距拉大挫傷職工的積極性

年薪製可能拉大經營者和職工之間收入差距,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內部公平,挫傷職工的積極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麵:一是經營者的“小業績高加薪”影響了內部公平,即使公司的經營業績並增長幅度不大,經營者也可以拿到不錯的加薪額,“小業績高加薪”現象不能讓員工信服;二是經營者年薪中保持原來低工資製度中的“高含金量”,“職位消費”等特權仍然保留,年薪製中“高薪與特權”並存難以服眾,使職工積極性降低,以此嚴重削弱了年薪製功能。

2.缺乏可衡量的績效考核標準

可衡量的標準是績效考核的重要前提,但大多數民營企業對經營者的考核都缺少這種標準,使得考核結果僅僅依靠考核者的感性認識,考核結果的可信度降低,因此與之對應的經營者的年薪發放標準公正公平性也受到了影響。

3.風險機製缺乏激勵效應

年薪製體現了企業經營者利益和風險一致的原則。年薪報酬中的獎金是年薪製最能體現風險承擔機製的組成部分,然而績效緊密聯係的獎金在年薪中往往所占比重比較小,逐漸成為了一種“擺設”,風險承擔機製的不完善使其不能充分發揮獎金對經營者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