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紅色旅遊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
區域經濟
作者:於天
本論文受遵義師範學院紅色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基地項目《欠發達地區紅色文化產業競爭力研究——基於遵義與井岡山的定量比較》資助(立項編號ZSHJD1201)
摘 要:我國旅遊業通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健康良性的大眾旅遊發展初級階段,國內旅遊市場產品豐富,呈現一片繁榮有序的態勢。其中“紅色旅遊”以其獨特的形式、豐富的內涵受到越來越多旅遊者的喜愛。本文就遵義市發展紅色旅遊的現狀進行SWOT分析,並針對性的提出了發展對策。
關鍵詞:遵義 紅色旅遊 SWOT分析 對策
一、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者的消費觀念在不斷成熟和更新,對旅遊產品越來越關注其是否具有體驗性和文化性。而紅色旅遊正好極大的滿足了旅遊者這一消費心理。那麼,何謂“紅色旅遊”呢?它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紀念地、標誌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曆史、事跡和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遊覽的主題性旅遊活動。紅色旅遊可謂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旅遊文化經濟相結合的產物。
遵義市作為一個經濟並不發達的革命老區,如果能將目前已經有較高知名度、較高價值且真實完整的紅色旅遊資源進行有效利用,充分將這種特有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將極大加快遵義的經濟發展速度。
二、遵義紅色旅遊SWOT分析
1.SWOT分析概述
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SWOT分析是把組織內外環境所形成的機會(Opportunities)、風險(Threats)、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四個方麵的情況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以尋找製定適合本組織實際情況的經營戰略和策略的方法。
2.優勢分析
(1)氣候優勢。遵義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濕潤地區,雨熱同期,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13--18攝氏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因此,溫暖濕潤的氣候,使得遵義一年四季皆可遊覽,其氣候資源的旅遊適宜性為全國少見。尤其是毗鄰“火爐”重慶市,而重慶作為我國第四個直轄市,經濟發展迅速,當地居民的出遊能力不容小覷。遵義優良的氣候資源條件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將會使遵義成為重慶市民的重要旅遊目的地之一。
(2)旅遊資源優勢。遵義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而其中以“長征文化”為主題的紅色旅遊資源在全國更是有較高的知名度。遵義薈萃了遵義會議、強渡烏江、婁山關大捷、四渡赤水等長征文化精華。特別是“遵義會議”及其精神這一品牌,在國內乃至國際都擁有較高的知名度。遵義市作為第一批曆史文化名城,已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全國十大紅色旅遊基地”之一,“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之一。此外,遵義市內的紅色旅遊資源近100處。其中,國家級保護單位1處,省級保護單位10處,而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等8個景區分別通過國家級AAAA級、AAA級、AA級景區驗收。
綜上,遵義紅色旅遊資源已形成一定規模,具備了“分布範圍廣、密度高”的特點,這為該市打造景區旅遊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3)機遇優勢。近年,國家大力支持紅色旅遊的發展,也開始重視遵義紅色旅遊的推廣。據悉,國家旅遊局和省旅遊局正在編製貴州的紅色旅遊專項規劃。而遵義近幾年與韶山、井岡山、延安、西柏坡聯合舉辦五大革命聖地紅色旅遊論壇,也為其紅色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此外貴州省旅遊局和遵義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關於進一步促進遵義旅遊發展合作備忘錄》,加快推進遵義旅遊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地方旅遊產業的發展,包括旅遊的規劃、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旅遊的招商引資、旅遊的管理、旅遊市場的開拓、旅遊人才的培訓等等,這對於是遵義的紅色旅遊更好更快發展是一次良好的機遇。
3.劣勢分析
(1)交通劣勢。遵義市位於川黔渝的交通要道,有鐵路、公路呈南北向貫穿全市中部,但其通達性依然很差,長線遊客來遵義旅遊的話,需經過“長途跋涉”才能到達目的地。此外,該市的機場航線較少,這嚴重製約了本市旅遊的發展。
(2)人才劣勢。由於旅遊行業具有知識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特點。因此,不論是產品的開發,還是景區的規劃設計甚至是對外宣傳促銷都離不來專業的旅遊人才。而當前遵義市的旅遊從業人員中,缺乏正規而又係統的培訓和專業素養,在對客服務時,就難免會產生很多疏忽或急功近利的現象。況且,近幾年又是遵義市發展紅色旅遊的關鍵時期,旅遊專業人員的缺乏,勢必會對該市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