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
通過上麵的EG協整檢驗,現在可以對城鎮化和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的動態關係進行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檢驗的結果:
LNY是LNX的格蘭傑原因;LNX不是LNY的格蘭傑原因。這說明了河南省第三產業的發展能夠促進城鎮化水平的提到,但是河南省的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並不能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其原因可能在於河南省作為全國第一人口資源大省,豐富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不斷的向城鎮集中,使得城鎮人口急劇增加,但是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就業層次較低,在第三產業中的產值貢獻率相對較低,低於河南省第三產業平均的經濟增長率,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作用不明顯,因此不能通過格蘭傑檢驗。
五、促進第三產業與城鎮化互動發展的對策建議
1.提高城鎮外來務工人員的就業層次
提升外來務工人員的就業層次,首先政府應該加強基礎教育的投入,延長義務教育的教育年限,以改變外來務工人員低學曆的現狀。其次,政府可以設立職業技能培訓專項計劃,對於準備外出務工的農村居民根據市場的需求狀況設立職業技能培訓專項計劃,提升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技能。第三,政府對於已有的免費技能培訓機構應該加強資金的投入,對於培訓質量要嚴格把關,真正做到“培訓一個有用一個”的目標。第四,政府應該進一步完善就業市場的引導職能。隻有外來務工人員就業層次的提高,才能提高第三產業的產值貢獻率,才能真正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降低城市失業率。
2.提高居民的收入,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收入
農村市場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前提是農村居民收入能夠真正得到提高,因此,一方麵,河南省在政策規劃、信貸支持等各方麵應該向農村傾斜,以確保農村居民的收入能夠得到提高,縮小城鄉差距,改變現存的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麵,政府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改變現有行業之間、區域之間和部門之間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狀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收入。隻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才能實現居民消費能力的提高,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克服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對但三產業帶動作用不明顯的怪圈。
3.推進戶籍製度改革,實現城鄉勞動力市場的統一
傳統的戶籍製度是我國計劃經濟時代留下的產物,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戶籍製度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製約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雖然我國不斷的提出要實現戶籍製度改革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因此,在河南省應該進一步落實和推進戶籍製度改革,因為完善的戶籍製一方麵有利於人口的自由流動,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業和社會的效率,使社會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另一方麵,有利於解決社會的不公問題,縮小城鄉差距,以保障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權益,平等的享受社會資源,加快建立覆蓋全體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體係,不斷提高覆蓋麵和保障水平。鼓勵和支持將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係,建立完善農民工住房公積金製度,完善農民工住房租賃市場,多渠道、多形式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合理的戶籍製度能夠消除醫療、教育、社會保障體係等等各方麵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