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始終低於全國平均的城鎮化水平。通過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發現,河南省的城鎮化水平一直都是低於全國城鎮化水平。自1978年以來河南省的城鎮化率一直在增長但是增長速度都很緩慢,在1995年之後河南省的城鎮化率出現高速增長的態勢,2011年的城鎮化率達到了40.657%。但是河南省的城鎮化率與全國相比,在1995年時的差距為11.85個百分點,在2011年時的差距為10.70個百分點,其差距相對有減小的趨勢。但是總的來說河南省的城鎮化率始終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其原因與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且人口總數始終處在全國第一的位置有關。
第二,GDP不斷增加,但是總的GDP位置排名始終保持不變,人均GDP卻落後與全國平均的水平。通過對統計年鑒進行整理分析發現,自1998年以來河南省的GDP總值始終排在全國第五的位置,但是人均GDP卻是之中處於全國平均水平之下。
2.第三產業的發展概況
改革開放至今,河南省第三產業無論是產值貢獻還是就業安置方麵均取得了巨大成就。通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河南省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成逐年下降的趨勢,第二、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但是增長的速度並不明顯。根據河南省的統計年鑒顯示,1978年,在全部就業人員中, 從事第一、二、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分別為:80.58%、10.55%、8.7%。1983年,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首次超過了第二產業之後,第二、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和產值率持續改觀,到2011年第一、二、三產業的就業比例分別為43.09%、29.89%和27.02%。可見 33年來,河南省的就業狀況表現為第一產業就業人數不斷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第三產業已經成為就業人數增長最快的產業。從經濟增長貢獻看,2011年,農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下降至4.3%, 工業的貢獻徘徊在63.6%,第三產業的貢獻則上升至32.1%。
四、城鎮化水平與第三產業的互動關係研究
在對城鎮化與第三產業發展因果關係的計量經濟分析中,主要選取了兩個指標: ①表征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城市化率Y;②表征第三產業發展水平的第三產業就業比重X。數據選擇1993年~2011年的統計數據,為消除數據中存在的異方差,分別對兩個變量取自然對數,即為LNY、LNX。
1.單位根檢驗
在進行協整檢驗之前,需要對時間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隻有在時間序列數據平穩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協整檢驗。因此對時間序列數據進行ADF檢驗,判斷單位根的平穩性。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之後的結果:
通過對變量的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LNY和LNX是一階平穩的,因此可以進行協整檢驗。
2.協整關係檢驗
通過EG兩步法,第一步是利用最小二乘法構建LNY與LNX的回歸方程,計算出的回歸方程為:
(1) LNYt =1.+1.LNXt+et
(2.) (5.)
R2 =0. F=35.99965 DW=0.
(2) LNXt =-0.+0.LNYt +et
(-10.43480) (5.)
R2=0. F=35.99965 DW=0.
第二步是,對上述模型的殘差序列u進行ADF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
回歸方程(1)殘差序列u1的ADF 檢驗值-3.小於顯著性水平為 0.01、0.05時的臨界值,拒絕原假設,即殘差序列u1是平穩的;回歸方程(2)的殘差序列u2的ADF檢驗值-4.小於顯著性水平為0.01、0.05時的臨界值,拒絕原假設,即殘差序列u2是平穩的,這表明序列 LNY和 LNX之間存在協整關係。即說明城鎮化率與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