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後一個被滅亡的周代封國是?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是齊國。公元前221年,秦軍攻克臨淄,齊王建投降,從而標誌著曆時514年的東周的結束。可惜,這個答案是錯的。齊國滅國後,還有許多小國建製猶存,直到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真正意義上的周代諸侯國才全部滅亡。
衛國這個不起眼的小國到底有什麼魅力得以保存到最後?
前麵我們談到了幾個衛國的人物,我想我對衛、宋這種小國是心存偏愛的。莊薑、衛靈公、南子、商鞅、吳起、聶政、荊軻、李悝、宋襄公、孔子、墨子、惠子、莊子......國小多君子矣!
這次讓我們來看一個身處衛國的生死存亡之際的女子——許穆夫人。
許穆夫人,姬姓,衛公子頑(衛昭伯)和宣薑最小的女兒。出生於春秋時期衛國都城朝歌。長大後嫁給許國許穆公,故稱許穆夫人。
許穆夫人的母親宣薑出身高貴,是齊僖公之女,齊襄公之妹,又生的美豔動人。但在那個女性被物化的時代,美貌並不能給她們帶來真正的幸福。宣薑的故事或許大家略有耳聞,待嫁之年的宣薑被衛國聘為太子急子(《史記》寫作“伋子”)的夫人。卻因為被太子的爹,也就是衛宣公看上了,娶為夫人,故史稱宣薑。但衛宣公卻並非許穆夫人的父親,更氣人的還在後麵。其實春秋之時,父奪子妻的事情並不鮮見:“蔡景侯為大子般娶於楚,通焉”,結果是“大子弑景侯”(襄公三十年);楚平王為太子建聘妻於秦,至楚而自娶之(昭公十九年),第二年太子建奔宋。被奪妻者通常還是有所反應的,但原諒我不夠細心,沒有發現急子的反抗,隻看到了軟弱與愚忠。
《左傳》與《史記》均未記這位爹,衛宣公的出生年,亦未記急子的出生年,但衛宣公十八年即有太子與壽爭死,衛宣公十九年後便已經是惠公元年。且從《左傳》閔公二年記“初,惠公之即位也少”來看。衛宣公娶宣薑時應該符合《史記·衛康叔世家》中的推斷,此時衛宣公應該隻有三十幾歲。好歹不算又老又醜。
氣人的地方來了,《左傳》閔公二年記:“齊人使昭伯烝於宣薑,不可,強之。強娶給爹後還要強娶給弟弟。昭伯是衛宣公的庶子,急子之弟。衛宣公死後,齊人強迫昭伯娶了宣薑。或許是因為政治吧,時間太久已經看不懂了,宣薑被衛宣公強娶時,她的娘家,齊人沒有說話;衛宣公死了,再嫁之事齊人要顯示他們的大國威望了,強之。
許穆夫人,就是這段醜聞的延生品。
後來許穆夫人嫁人了。(嫁人時當為衛惠公,據說當時許穆夫人想嫁與齊國,惠公不聽,嫁之與許。)她的“哥哥”(這段衛國關係特別亂,按許穆夫人父親這邊算應該可以叫哥哥),繼位了,是為衛懿公。《史記》、《左傳》,乃至《東周列國誌》對她的這位哥哥都有記載,不過記載的不是功績仁德,而是好鶴成癮,以鶴亡國的故事。要說這位衛懿公癖好比較獨特,有人喜歡錢,有人喜歡花,這些都太俗了。和他不能比,他喜歡動物,喜歡鳥,而且單單喜歡鳥中君子“鶴”。他封“鶴”為將軍,外出遊玩,必帶鶴,載於車前。他給“鶴”以品位俸祿:“上等者食大夫祿,較次者士祿。”他向百姓征收“鶴捐”,“厚斂於民,以充鶴糧,民有饑凍,全不撫恤。”由鶴乃人,凡獻鶴者均給以重賞,於是,“戈人百方羅致,都來進獻。自苑圃宮廷,處處養鶴,何止數百。”在衛懿公的治理下,衛國國力成功的“一泄千裏”。公元前660年,北方狄族入侵衛國。衛懿公發兵抵抗,大臣說:“君好鶴,鶴可令擊狄”。衛懿公向國人“受甲”,國人說:“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於是,狄兵如入無人之境,衛懿公死於亂軍之中,都城被洗劫一空。衛國難民渡過黃河,逃到南岸的漕邑,立懿公之子為衛戴公。當然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