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桃花夫人——是說一生命犯桃花,最是無瑕,風流不假(1 / 2)

春秋戰國的貴族大概多出俊男美女,因為許多顏值高的人物都有親屬關係,美美相加,經過那麼多年的基因改良,美者更美。

桃花夫人,史稱息媯,陳國貴族,媯姓。傳說出生那日,滿山桃花競相盛開,所以喚作“桃花夫人”。目如秋水、豔如桃花、容顏絕代;三場戰爭、兩國亡國;傾國傾城而不妖。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整個一個古代史,能載入史冊的女性靠男人留名的多。除去男權社會的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古代的史書是男人寫給男人看的。與男人無關的女性,對男性統治者有何價值?

桃花夫人息夫人屬於男人眼裏“紅顏禍水”中“走向“人生巔峰”的案例。

桃花夫人被稱為息夫人,是由於她第一個嫁與的人是息國國君。《左傳》莊公十年記:“蔡哀侯娶於陳,息侯亦娶焉。息媯將歸,過蔡。”這段記載十分簡潔,簡潔到後人僅憑一句“將歸”引發了桃花夫人此行是嫁去息國;還是回家探親後重返息國的爭論。《說文》中解釋:“歸,女嫁也。”另一說是息媯“從娘家回來”,歸解釋為“返歸”。從語境和曆史時間推論,私以為第一種意義更符合事實。不過就在“歸”的路上,蔡國的遭遇,使她此生再沒有去息國。

息夫人,息媯的名號卻成了她身後的烙印。從此以你氏冠我之前,可有人問過我是否願意。

《左傳·莊公十年》記載:“息媯將歸,過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見之,弗賓。”

看來美女就是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公元前684年,在歸息國的路上,途經蔡國,去探望作為蔡國國君蔡侯夫人的姐姐,誰知蔡侯竟在對息夫人一見鍾情,以各種理由糾纏息夫人,不讓息夫人離開。息侯雖然不是什麼英雄豪傑,但這種事怎麼能忍。想教訓一下蔡國,可是國力衰微。於是他找到了楚文王,密謀圖蔡。這位息國國君想出來了怎樣的主意?他讓楚國出兵打自己,自己再去向息夫人姐夫蔡候求助,這樣楚國打蔡國就方便多了。

楚文王一出手果然俘虜了蔡侯。蔡侯氣啊,息侯你太不地道。於是設計報複息侯,我得不到的人你也別想得到。他極力向楚王稱讚息夫人的美貌,楚王勾起了好奇心,一見,果然是絕代佳麗。於是隨便把息國給滅了,把息夫人搶去作為自己夫人。

息國,自此滅亡。蔡哀侯則繼續被羈押,公元前680年秋楚王再次發兵攻蔡,蔡國滅。

春秋時期,隻有國君的正妻即“元妃”才稱“夫人”,下麵還有有“二妃”、“下妃”及“庶妻”等。楚文王把搶來的桃花夫人直接立她為“夫人”,倒也寵愛。不過在這三個國君眼中美貌也罷,佳人也罷。隻不過是一個喜愛的物件而已。

桃花夫人被如此不尊重的搶來搶去,自然不開心。在楚宮中經常是“未言”的漠然,從不主動開口。不過《烈女傳》中桃花夫人到楚國後趁著楚王外出,與息侯殉情的描述不符合史實。《烈女傳》並不是嚴肅的史料考證,很多記載都是民間傳說,本身是為了宣揚“烈女不侍二夫”的貞節觀念。並且成書於西漢,距離息夫人所處的時代已較為久遠。成書較早的《左傳》和《史記》中記載,息夫人被擄入楚宮後,三年為楚文王生下兩個兒子堵敖和熊惲。(熊惲即後來與宋襄公泓水之戰的楚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