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沒有如果,隻有如何——優秀員工追求結果的七大行動模式(3 / 3)

1.摒棄“靠老本吃飯”的念頭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裏,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有吃老本、滿足現狀的思想,這種不良思想會阻礙你在職場的成功。一個不知進取的員工,自然不會被公司和老板所需要和重視。隻有自我鞭策、主動進取,才能成為公司和老板真正需要的優秀員工。

2.多掌握一門技術,意味著多一條出路

人從來不會因為多學東西而吃虧。多掌握一門技術,就意味著多一條出路、多一種選擇。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不要覺得加強業務能力是在做無用功,要知道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未來做鋪墊。工作中,不要僅僅為生存而工作,還要為夢想而努力。人生是一個不斷成長、不斷完善的過程,加強業務能力就是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徑。

第六大模式:果斷決定,快速解決問題

“兵貴神速”,古今中外的軍事家都強調“速戰速決”的作戰思想。戰爭中,時間就是勝利的保證,誰搶先占領了戰爭的先機,誰就最有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在信息瞬息萬變的社會裏,速度和效率也是職業人士創造卓越的關鍵因素。成功最大的分野在於工作的高效,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高質量的效益,而不在於工作數量的多少。

有一句名言:“成功不稀奇,關鍵在速度!”在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成功不再是以時間的長短和工作經驗的多少來衡量的,而往往是以你的工作效率作為標準。工作效率體現了你的工作能力和創造的價值。

王紅軍是長虹電器的售後服務員。2008年大年三十這天,王紅軍家的電話響了起來,一個客戶家裏的電視出現了問題。考慮到這會讓客戶不能收看春節聯歡晚會,王紅軍決定立即去維修。他二話沒說,帶上工具就趕往客戶家。

經過檢查,王紅軍發現客戶的電視是因為平時使用不當,多次強製斷電導致電路板燒損。然而客戶使用的電視已經停止生產,電路板也沒有相匹配的。王紅軍決定將自家電視的電路板拆下來給客戶安裝上。

打定主意後,王紅軍急忙騎自行車趕回家中。由於下著雪,路上滿是泥濘,當王紅軍到家時,衣服鞋子全都濕透了。他不顧嚴寒和疲勞,匆忙趕回去把客戶家的電視修好了。客戶感激地拉著王紅軍的手說:“謝謝你,真是辛苦你了。”

等王紅軍再次回到家中時,已經是半夜了。那年的大年三十,王紅軍一家沒能看成春節聯歡晚會,但王紅軍的心裏感到特別踏實。

王紅軍就是遇到問題時雷厲風行,快速解決問題的典型,他的敬業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他體現出的品質就是顧客至上,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而不是拖延問題。

在工作中,如果你對每個問題都不能雷厲風行地解決,在執行的時候總是打折扣,不能及時解決問題,那麼最終的結果不但給客戶造成損失,也給公司造成損失。

日本著名企業家盛田昭夫說:“我們慢,不是因為我們不快,而是因為對手更快。商場如戰場,戰機稍縱即逝,因此時間就是生產力。員工的反應速度決定企業的反應速度。”對待工作,要雷厲風行,盡快解決問題,爭取盡早完成工作,提高辦事效率。

結果力訓練

快速解決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要對你從事的職業灌注熱情,隻有你專心致誌地工作,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盡職盡責,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這樣效率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2.在開始工作之前,先擬訂一個計劃。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明製訂計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一位成功的職業經理人說:“你應該在一天中最有效的時間之前訂一個計劃,僅僅20分鍾就能節省1個小時的工作時間,牢記一些必須做的事情。”

作為一名員工,當你能夠高效率地利用時間時,你對時間就會獲得全新的認識,算出一分鍾時間究竟能做多少事,這時,你就會更受老板的歡迎。

3.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把主要時間和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怕累托定律告訴我們,應該用80%的時間做能帶來最高回報的事情,而用20%的時間做其他事情。

4.善於利用閑暇時間。時間是由一分一秒組成的,若你善於利用零散時間,便能獲取更大的成功。

第七大模式:管理時間,讓工作更有效率

時間管理是現代人必備的一項工作技能,是提高個人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一個人工作是否有效率,是否能夠圓滿完成任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能夠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更多的事。

美國一家權威機構曾對2000名職業經理人作了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凡是成績優異的經理都可以非常合理地利用時間,讓時間消耗降到最低。

劉偉是一個保險公司的職員,他每天都開車外出拉保險業務,他非常善用空當時間,在等紅綠燈或塞車時,他會拿出客人的有關資料出來看一看,以加深印象。

一位叫王靜的總裁助理也是如此,她在車裏放了一把拆信刀,每次開車時都帶著一疊信件,利用等紅綠燈的時間看信。王靜認為反正15%都是垃圾信件,不如在自己到達辦公室前先進行篩選。所以一進辦公室,她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扔掉篩選出的垃圾信件。

肖遙是一家顧問公司的業務經理,一年大約能接下100個案子,因此有很多時間是在飛機上度過的。她認為和客戶維持良好的關係非常重要,所以她常常利用等飛機的時間發短信給他們。一次,一位同機的旅客在等候提領行李時和她攀談起來:“我早就在飛機上注意到你,在2小時48分鍾裏,你一直在發短信,我敢說你的老板一定以你為榮。”肖遙笑著說:“我隻是想有效利用時間,不想讓時間白白浪費而已。”

成功的職場人士往往是那些懂得有效利用時間、珍惜時間的人,他們使每一分鍾都具有價值。這樣的人是高效率的人,當然,他們也不會將一大堆的工作問題留給老板處理。

有人也許會說,時間管理是一種形式而已,再怎麼管理,不就是那24小時嗎?其實,這是對時間管理的一種誤解。時間管理主要是通過一定的工作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從而提高時間利用率。時間利用率提高了,每天能做的事情多了,不就等於多出了幾個小時嗎?

結果力訓練

做好時間管理,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是職場人士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價值的重要方法。那麼,我們應當怎樣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裏得到更多、更好的結果呢?

1.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

許多人“兩眼一睜,忙到熄燈”,還是感到時間緊迫,甚至不能按期完成工作。我們就要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抓住關鍵,掌握工作重點。

2.用好零碎的時間

把零碎時間用來做零碎的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等待時,可以簡短地計劃下一個行動等。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短期內也許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但經年累月,將會有驚人的成效。

3.利用“神奇的三小時”

被人們稱為時間管理大師的哈林·史密斯提出 “神奇三小時”的概念,他鼓勵人們早睡早起,每天早上5點起床,這樣可以比別人更早開始新的一天,在時間上就能跑到別人的前麵。利用每天早上5~8點的“神奇的三小時”,你可不受任何人和事幹擾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養成早起的習慣,你會受益無窮。

4.在更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

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講求效率,效率高者,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哈林·史密斯認為提高時間利用率,讓時間增效是做好時間管理的重要方法。“工作中,經過不斷失敗,我逐步發現,如何在同樣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這是值得每一位希望有效管理時間的人認真思考的問題,這樣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時間,遇上更多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