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沒有如果,隻有如何——優秀員工追求結果的七大行動模式(2 / 3)

鎖住目標是實現結果的基礎。羅傑·史密斯在進入通用公司時就將目標鎖定在通用公司董事長的職位上,盯住目標,不懈努力,結果他成功了。假如當初羅傑·史密斯的心中沒有這個目標,他可能永遠隻是個小小的職員。可以說,羅傑的這個目標也是他走向成功的動力。

亞裏士多德說:“明白自己一生在追求什麼目標非常重要,因為那就像弓箭手瞄準箭靶,我們會更有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目標是一個人行動的指南,有目標的人是在為美好的結果而努力,沒目標的人常常原地踏步。一個優秀的人絕不會在盲目中折騰,他們總會在行動之前就為自己設定努力的目標。

結果力訓練

“目標樹”是現代管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為我們進行目標分析提供了具體的路徑。通過對目標的分析,我們可以製訂出更加清晰的目標實施方案。

1.目標多杈樹示意圖

目標多杈樹示意圖

在目標多杈樹示意圖中,樹幹代表目標,每一根樹杈代表由最終目標分解生成的大目標,葉子代表實現大目標需要關注的因素或者子目標。

2.目標樹大目標與子目標的關係

(1)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的策略。

(2)大目標是子目標的結果。

(3)子目標實現之和一定是大目標的實現。大目標實現之和則是最終目標的實現。

3.如何描繪你的目標樹

首先,寫下你的大目標和最終目標,然後思考實現最終目標有哪些策略,列出可能的策略並添加到目標樹的各級標框內。其實,這些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和最終目標的步驟,在達成最終目標前,首先是達到大目標和子目標。接下來,再考慮完成每個大目標的因素,這些因素就是多杈樹的葉子。這樣,你的目標很快就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同時,你的目的分析任務也就順利完成了。

第四大模式:分清輕重緩急,重要的事永遠第一

集中精力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是很多成功人士奉行的一條做事原則,同時,也是我們高效完成工作,追求更好結果的一個重要前提。美國企業家亨利·杜赫提指出,人有兩種能力是千金難求的無價之寶——一是思考能力,二是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並妥當處理的能力。

小魏畢業後就進入一家公司做總經理秘書。她從不安排自己的工作,總是想起什麼就做什麼,或者來什麼活就做什麼活。

她的上司總是提醒她:“小魏,你的工作本來就很煩瑣,你應該找個筆記本把重要的事情記下來,別到時候忘記了。”小魏總是信誓旦旦地說:“沒關係,我能記住,所有的事情都牢牢地裝在腦子裏了。”

然而,不久後的一天,小魏就犯了嚴重錯誤。一天,總經理跟小魏說:“小魏,提醒我下周四去美國,下午三點半的飛機,我要到那裏跟客戶談合作的事情,千萬別忘了,我已經跟他們約好了,這是一筆很大的買賣,千萬不能出岔子。”小魏滿口回答:“放心吧,不會出岔子的,保證完成任務。”

小魏當時記住了,但是周四因參加了一個大會,一直忙到下午。等她想起來時,一看表,差點沒暈過去。總經理是下午三點半的飛機,而現在已經是三點,總經理還在會議室開會。

小魏趕緊趕到會議室,氣喘籲籲地對總經理說:“總經理,三……三點了……飛機快趕不上了。”

總經理一聽傻眼了,當著眾人的麵狠狠訓了小魏:“你現在才想起來提醒我,還有用嗎?我現在就算插上翅膀也飛不過去了!”這點事情你都做不好,你還能做什麼?你卷鋪蓋走人吧!”

許多人之所以感到工作吃力,甚至丟掉工作,不是因為工作太煩瑣,而是因為沒有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或者沒有給自己製訂一個可行的工作計劃。如果我們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把精力分散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那麼重要的工作就很難完成。

每天的事情,按照輕重緩急的程度,可以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1.重要且緊迫的事

這類事情是你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的當務之急,有的是實現目標的關鍵環節,有的則和你的工作效能息息相關。隻有它們都得到合理高效地解決,你才有可能順利地進行工作。

2.重要但不緊迫的事

這種事情要求我們具有更多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一個人對這種事情處理的好壞,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人對事業目標和進程的判斷能力。我們工作中大多數重要的事情都不一定是緊急的,如讀幾本有用的書提升自己、與同事溝通,尋求更高的協作方式等。這些事情在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來處理之前我們可以拖延下去,但長勺的拖延會加重我們工作的負擔,最後仍會影響我們的工作結果。

3.緊迫但不重要的事

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在我們的工作中十分常見。如電話、會議、突然訪客都屬於這一類。我們往往花很多時間做這些事情,自認為是在做重要且緊迫的事,從而使自己陷入被動。

4.既不緊迫又不重要的事

很多這樣的事情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它們或許有一點價值,但如果我們毫無節製地沉溺其中,就會在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比如,幫同事查找工作失誤,幫朋友買東西等。稍不注意,這些事情會占我們太多的時間。

我們可以按照上述分類,將重要而且緊迫的事情定為A類,將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定為B類,緊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定為C類,既不緊迫又不重要的事情定為D類。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該先幹重要的事,即A類事情,這一類事情做得越多,我們的工作效率就越高。

結果力訓練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首先要清楚自己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然後排除一切幹擾,集中精力做好這些事情。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處理工作中的輕重緩急呢?

1.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情,這是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辦法。

2.想清楚自己必須達到什麼結果,你才知道自己為何而忙,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3.形成先完成主要目標的做事習慣,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項工作上,使行動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五大模式:磨煉技能,提升自己的含金量

一個人精通一件事,哪怕是一項平凡的技能,隻要他做得很好,也能獲得豐厚的獎賞。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職場上,想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可以選擇一項你喜歡的職業作為奮鬥目標,好好磨煉技能。

在如今的職場中,擁有一項過硬的專業能力,提升自己的含金量,你才有獲勝的可能。擁有一項過硬的本領是人生的一種財富,也是職場上追求卓越、立於不敗之地的一大法寶。

柳傳陽是遼河油田曙光采油廠作業五區813中心站兼職技術負責人、85號站大班采油工。

“當一名有本領的工人”是柳傳陽的理想。

1993年,柳傳陽從遼河油田技工學校地質專業畢業,來到遼河油田成了一名石油工人。在工作中,他認真學習的知識和技術,練就了一身真本領。經他改造的站內自產氣回收流程技術、邊緣井生產流程技術,每年為油田直接創效110萬元,節約生產成本70萬元。

柳傳陽先後被評為遼河油田技術標兵、青工油水井分析能手、首席技工等。2004年,他更是以優異的技能被企業破格晉升為工人技師,又被聘為遼河油田公司技能專家。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都想得到更好的發展。但是,實現願望並不是無條件的,關鍵是看你有沒有能力,有沒有真本領。業務技能精湛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基本條件,也是適應競爭的需要。

結果力訓練

在職場中,磨煉技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才能讓自己不可替代。一個擁有很強專業技能的人,不需要依賴特定的上司和特定的工作場所,他們懂得主動打造自己的競爭力。那麼,怎樣才能磨煉自己、打造自己的競爭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