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沒有如果,隻有如何——優秀員工追求結果的七大行動模式(1 / 3)

五、沒有如果,隻有如何——優秀員工追求結果的七大行動模式

要取得結果就要有所行動。不付諸行動,結果當然不會從天而降,一切都是零。不管你是企業的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在接到任務後都要立即行動起來,隻有行動才能出結果。

第一大模式:少抱怨環境,改變自我是根本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矗立著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安葬於此的一位英國主教的墓誌銘十分特別。墓碑上寫著這樣一段話:“我年少時,意氣風發,當時曾夢想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發覺自己根本無力改變世界,於是決定改變自己的國家,但這個目標我還是無法實現。步入中年後,我試著改變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但是,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當我垂垂老矣,終於頓悟了一件事,我應該改變自己,以身作則影響家人。若我能為家人做榜樣,也許下一步能改善我的國家,再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我們也許都曾有過類似的感悟,費盡力氣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成功青睞那些勇於改變自己的人。美國演說家金·洛恩說:“成功不是追求得來的,而是被改變後的自己主動吸引來的。”那些整天抱怨別人,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失敗是很正常的。

王欣碩士畢業後被一家機器設備廠聘用了。他以為自己是碩士研究生,公司肯定會把他安排在管理者的位子上。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上班第一天,他就被安排當廠裏的維修工。維修工作又髒又累,他覺得幹這個工作很沒麵子。剛上班沒幾天,王欣就開始抱怨:“我堂堂一個碩士研究生,就讓我幹這種工作,真是太不像話了。”“這活真不是人幹的,太累了。”“讓我幹這種工作,肯定會被我的朋友們笑話。”有了這些想法,王欣就開始不好好幹活了,上班時常偷奸耍滑。

一次,公司接到一個大訂單,老板要求所有員工加班加點,在規定的時間內生產出客戶需要的產品,所有的維修工必須對設備進行一次全麵檢查,存在問題的設備要立即搶修。但是王欣完全沒有把老板的話放在心上,隻是在車間隨便轉了轉,就算檢查完了。

結果,王欣負責檢查的機器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故障,經過晝夜搶修,還是耽誤了生產,公司沒有如期交貨,按照合同,必須賠給客戶一大筆錢,公司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老板為此非常生氣,要求管理者檢查問題的根源,結果王欣就被查了出來。即便如此,王欣還滿嘴批評和抱怨:“公司這麼大,還差那點錢?”這些話傳到老板的耳朵裏,沒多久王欣就被辭退了。

一個人每天工作時,都帶著抱怨的情緒,怎麼能幹好工作?優秀的人從不抱怨外界環境,他們隻想如何改變自己,把工作做到完美,做出更好的結果。

我們要想改變現狀,獲得成功,就要先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心態、觀念等。沒有人可以在一成不變中獲得生存和成功。要創造出更好的結果,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結果力訓練

隻有不斷為公司創造結果,才能為自己贏得升職的機遇。怎樣才能化抱怨為不斷追求結果的抱負呢?

1.學會自我突破。一些人麵對自己職業上的停滯,更多的是埋怨企業沒能給他們提升的空間,這種思想是不對的。“解鈴還需係鈴人”,要突破職業停滯期,我們隻有不斷地突破自我,才能夠不斷成長。

2.工作中每一步都需要相應的能力匹配,讓自己的能力升值,給老板一個提升你的理由。

第二大模式:止於“嘴上”,落實在行動上

工作中,口號、倡議不能代替行動,好的決策如果沒有貫徹落實,那也僅是束之高閣的一紙空文;好的戰略如果沒有具體落實,那也僅是描繪的一幅美麗圖景而已。沒有行動導致的結果必然是:規劃、計劃等是“寫在紙上、掛在牆上、停在嘴上”,部門之間工作互相推諉扯皮,皮球踢來踢去,辦事效率低,原有的計劃往往落空。這樣不僅會阻礙個人事業發展,還會嚴重損害公司利益。

有一家大型貿易公司正好趕上周期性的貿易淡季。從年初到7月份,貿易額連續下降了十幾個百分點,業務員們都變得動力不足,老板想了很多激勵辦法,效果都不佳。公司陷入現金流危機中,老板每天都愁眉不展。

8月底,公司參加了一次國際性的大型貿易促銷會,老板希望這對公司有所幫助,但這也是一場更艱巨的挑戰——如果在這次貿易促銷會上不能簽下訂單,公司到年末恐怕要麵臨破產的危機。

在促銷會開幕前兩天,老板決定在全公司開一次動員大會,做最後的動員。

在會議臨近結尾的時候,老板請在座的經理和業務員們站起來,看自己的坐椅下有什麼東西。於是,每個人都非常驚訝地在自己的椅子下麵發現一枚硬幣。在大家驚訝後,這位老板向大家公布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統計結果——在場的每個人至少都撿到了一枚硬幣。

這時,老板說:“這些錢都歸你們,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大家麵麵相覷,沒有人能猜出為什麼。

最後,老板嚴肅地說:“我隻想告訴大家一件事——坐著不動是永遠也賺不到錢的,我需要你們擦亮眼睛,去發現隱藏在你們身邊的商機!”

職場中有一種惰性極強的人,他們通常消極地對待工作。這種員工沒有進取心,不願意參與競爭,隻要有機會就偷懶。事實證明,這樣做會降低他們的執行能力,最終受害的隻能是他們自己。

結果力訓練

落實是根本,我們要把行動真正落實到日常工作中,不能隻說不做。不管從事什麼工作,當接到一項工作或任務後,就應該當機立斷,立即落實。

“一打綱領不如一個行動。”落實的關鍵在行動。沒有行動,任何口號都沒有意義。如何才能完美地落實任務呢?

1.自動自發地工作

自動自發地工作,應充分了解落實的意義和目的,了解公司的戰略意圖和上司的想法,了解自己的工作與其他同事工作的關係,時刻注意環境的變化,而不是當一個木偶式的員工。

2.不找任何借口

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我們必須學會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屬於自己的事情就應該不找任何借口,千方百計地把它做好。隻要你還是企業的一員,就應該不找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誠和責任心,將身心徹底融入企業,盡職盡責,處處為自己所在的企業著想。

3.具有較強的執行力

具有較強執行力的人在每一個落實階段、每一個落實環節都力求卓越,切實執行,把事情做成,取得最好結果。

第三大模式:鎖定目標,射中結果靶心

目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結果,鎖定目標的目的就是要追求結果,讓目標之箭射向結果這個靶心。始終鎖定心中的目標,我們才會有前進的方向,最終走向成功。

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有一句名言:“人要有生活的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小時的目標,一分鍾的目標,還得為大目標犧牲小目標。”要追求結果,我們就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就像射箭一樣,要對準靶子,否則,就如無的之矢,白費力氣。力量並不代表結果,有目的、有意圖、有針對性,才可能收獲結果。

工作時沒有目標,結果就無從談起。如果你想讓現有的工作有所突破,首先要確立自己的目標。目標是本,任何一項工作都必須以目標為中心。它是一種“行動的承諾”,有助於推進工作進度,由此實現你想要的結果;它同時又是一種“標準”,借此評測你的行動績效。

擁有優秀執行力的人,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明確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標,二是不斷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目標的是一個人行動的依據。當一個人一心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時,整個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羅傑·史密斯去通用公司應聘時,隻有一個職位空缺,而招聘人員告訴他,工作很艱苦,對一個新人來說會相當困難。但羅傑信心十足地對接見他的人說:“工作再棘手我也能勝任,不信我做給你們看……”

進入通用工作一個月後,羅傑就告訴他的同事:“我想我將成為通用公司的董事長。”當時他的上司對這句話不以為然,甚至嘲笑他不自量力,逢人便說:“我的一個下屬對我說他將成為通用公司的董事長。”羅傑執著於自己心中的大目標,並將這一目標逐步分解為一個個可以實現的小目標。令這位上司沒想到的是,若幹年後,羅傑·史密斯真的成了通用公司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