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信息博弈,隻願君心似我心1(2 / 3)

投其所好,精彩的表演才能博得掌聲

公元1850年2月,清道光皇帝駕崩,鹹豐皇帝即位。這時,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導致民不聊生,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的各種矛盾。南方農民起義不斷發生,僅廣西一省就有二三十支起義隊伍,其中最有影響的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他們討伐清廷,打得清軍焦頭爛額,

弄得剛剛即位的鹹豐皇帝心神不寧。

後來,鹹豐帝起用了漢族地主出身的曾國藩創建的一支湘軍鎮壓太平軍,取得了一些勝利,並占領了湖北的武漢等地。消息傳到京城,鹹豐帝十分高興,大感欣慰,設宴與各位大臣慶賀。慶賀之餘,鹹豐帝率嬪妃去圓明園遊玩。鹹豐帝與嬪妃正在邊玩邊笑,忽然聽到“桐蔭深處”傳來南方的曲調,委婉動聽。鹹豐帝就問身邊的太監:“是誰在唱?”

太監答道:“是宮女蘭兒。”

這蘭兒便是葉赫那拉氏的小名。那拉氏因為其祖先住在葉赫(遼寧省開原縣北)而得名。她是安徽道台、滿族人惠徵的女兒。那拉氏從小生得機靈,又長得仙女一般,還有圓潤的嗓音,會唱南方江浙一帶的小調,因此18歲便被選入宮了。

那拉氏入宮後,由於皇帝妻妾很多,而自己地位很低,根本見不到皇帝。然而她又不甘心讓自己的黃金歲月白白過去,決心千方百計地接近皇帝。於是,她便經常打聽皇帝的愛好,並不惜重金買通太監,以便得見龍顏。這一天,她在“桐蔭深處”唱歌,就是太監拿了她一份厚禮之後專門安排的。如果不是受賄太監引路,偌大一個圓明園,鹹豐帝是根本聽不到她的歌聲的。

鹹豐帝聽到動人的歌聲,似有聽其喉知其貌的感覺,身不由己地朝“桐蔭深處”走去。走至近前,果然見到一位麗質少女:她的身材長得恰到好處,真個是增之太高,減之太矮,亭亭玉立,無一不韻。那滿頭的萬縷青絲,格外潤澤;一雙眸子,明如黑玉。

太監見皇帝兩眼發直,心中暗笑,便請皇帝坐了下來,向那拉氏喊道:“皇帝駕到,蘭兒還不快快過來見禮!”

那拉氏聞言,不敢怠慢,急急忙忙來到鹹豐帝麵前跪倒請安:“向萬歲爺請安!”這六字出口,似雛黃鶯之聲,清脆悅耳,鹹豐帝頓覺渾身酥軟,忙讓她站起來。接著,又讓她唱了幾曲,並且讓她端茶。眾人一見,知道皇帝不想走了,一個個便自覺地離去。隨後,鹹豐帝便在那拉氏的服侍下,來到別宮住了下來。

一宵恩愛,那拉氏便被封為貴人。從此,那拉氏仗著色藝過人,再加上善於察言觀色、投其所好、甜言蜜語、竭力奉承,深得鹹豐帝寵愛。過了幾年,那拉氏為鹹豐帝生了一個小皇子,這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

鹹豐皇帝雖然嬪妃眾多,卻沒有一個能為他生出兒子來。這回那拉氏為他生了個兒子,鹹豐皇帝哪有不高興之理?這是命運的巧合,還是功到自然成的結果?母以子為貴,不久,那拉氏就被封為懿妃,隨後,又被封為懿貴妃。

鹹豐帝死後,同治皇帝即位,那拉氏垂簾聽政。朝廷為那拉氏加徽號為“慈禧”,故稱為慈禧太後;又因她住在西邊的長壽宮,所以又稱她為“西太後”。

這裏如果把那拉氏和鹹豐帝作為博弈的雙方,那麼那拉氏通過賄賂太監等渠道多方收集到關於鹹豐帝的信息,就為她後來的“桐蔭深處”的歌聲奠定了成功的基礎。而對這一切都無所知的鹹豐帝,也許還會把巧遇蘭兒當做是偶然的“天意”,殊不知這“天意”的背後卻是那拉氏精心設下的局。

博弈法則:

自我推薦是一門藝術,這裏需要對時機和對象的準確把握。時機不對,會自討沒趣,甚至優點變成缺點。不了解對象,往往會費力不討好,有時還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要求人們一定要把握最有用的信息,以最準確的方式,傳達給對自己起實際作用的對象。

一葉知秋,細小信息中蘊含大隱患

秦檜當上宰相後,許多人都想巴結他。時任四川宣撫的鄭仲,也是秦檜的門生、親信,非常善於阿諛奉承,很得秦檜歡心。於是受到秦檜的多方關照,得了無數的好處。

得了好處自然要回報,恰巧秦檜新建了一座樓閣,於是鄭仲就派人送來了一條地毯。地毯是華貴的蜀錦織造的,秦檜很高興,覺得這個門生確實是沒白照顧,趕緊命人打開鋪上。一看尺寸大小剛好合適,竟然一毫不差,這讓送禮的人沾沾自喜,卻不知秦檜看後心裏極不舒服。

秦檜想:我家樓閣的規模你鄭仲都偵察得清清楚楚,我其他的隱私你不也照樣能探知嗎?之後,秦檜對鄭仲的態度就變得冷淡了,後來竟然找個借口把這個自作聰明的四川巡撫給殺了。而鄭仲至死也沒明白是哪裏得罪了宰相。

鄭仲費力不討好,最後稀裏糊塗地把命都給丟了。可能是秦檜壞事幹得太多了,整天都在算計別人,所以也擔心自己被算計,一條地毯也能看出門路來。秦檜的褊狹之心我們當然不必學,恐怕想學也學不來,但他做事的縝密思路還是有必要借鑒的。防患於未然,就是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把存在的隱患消除掉。所謂隱患其實就是信息,按圖索驥,從小事情裏看出大問題。

相傳,商紂王一時心血來潮,製作了一雙象牙筷子,宰相箕子看到後,覺得很恐懼,認為使用象牙筷,就一定不會再用陶製器皿來盛帶汁的肉,就一定會配合使用犀牛角杯或玉杯;有了玉杯和象筷,就一定不會用來盛豆類食品,就一定要想吃犛牛、大象、豹子的胎兒;吃犛牛、大象、豹子的胎兒,就一定不穿粗布短衣而住茅屋,就一定要穿多層的織錦衣服,住上高台大室。按照這個方式推算下去,那麼普天下的東西也不夠他享受了,這個時候,離亡國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