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敗給文不知詩書、武不能陣戰的劉邦,很多人都歸咎於偶然失手或一念之差,其實這是一種十分淺薄的認識。事實上,項敗劉勝恰恰說明,在任何一場戰爭中,隻有戰略的勝利者才是最後的勝利者,是真正的勝利者。
楚漢戰爭的結局證明,項羽的策略是失敗的,他的一場場勝利慢慢消耗掉了自己的資源和優勢,使他最終一敗塗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背後,實際上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對於這一點,我們也可以通過博弈論的研究得到證實。愛克斯羅德通過數學化和計算機化的方法研究如何突破囚徒困境,他在數學上的證明無疑是令人信服的。他在計算機模擬中得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發現:總分最高的人在每次博弈中都沒有拿到最高分。輸掉戰役贏戰爭的策略,不僅在軍事上大有用武之地,在商戰中運用得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國商場的大玩家顧爾德曾在1878年投資成立了一家公司,在這之前,西聯電報公司一直獨占著這個市場的生意,顧爾德的這個公司直接威脅到西聯電報公司的利益。
麵對顧爾德的威脅,西聯公司的董事決定不惜任何代價收購顧爾德的公司,他們認為這麼一來就可以除掉這個惱人的競爭對手了。
然而過了幾個月,顧爾德又開了一家公司,再一次和西聯電報公司展開了競爭,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西聯又出資買下顧爾德新開的公司,很快,這樣的事情又發生了,這次西聯電報公司卻吃驚地發現,西聯公司的經營權已經落入顧爾德的手中了。
他們以為顧爾德的目標隻是等著被高價收買,從中賺取利潤,其實顧爾德是在轉移西聯的注意力,進而一步步控製西聯的經營權。
這也是一個輸掉戰役贏戰爭的案例。顧爾德使用的是一個反複模式的詭計,他以重複的行動展現在對手麵前,讓他們相信自己會繼續保持同樣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掌控著西聯電報公司的算計心理,讓他們認為自己會遵循一個固定的模式。正是這種觀念,使得他們落入顧爾德設下的圈套,從而輸掉了這場商戰。
這些故事啟示我們,即使每一次合作中最優策略都帶來損失,它最後還是能贏得全局的勝利。這看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但實際上又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這種策略是善於合作的,對手雖然可能在和他的每一次交鋒中都相對得利,但是在全局的優勢積累上卻無法勝過最優策略。要做到輸戰役贏戰爭,就必須有全局優先的觀念。
博弈法則:
評估一個策略成功與否,一個常見的方法是衡量它有多大能力來克服自己的不足。如果我們從發展的角度思考,就會發現最有利於成長的策略才是真正的優勢策略。除非一個策略能夠保證壓倒對手,否則,任何最初階段的成功都將轉變為自我毀滅。
製衡多方勢力,以左右逢源
曼圖亞位於意大利北部,是一個弱小的城邦,年輕的貢劄加公爵和他的妻子伊莎貝拉統治著這個小地方。由於地理位置重要,許多強權勢力都覬覦著它,但它卻在伊莎貝拉的努力下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15世紀末,新任教宗朱裏士二世發動戰爭,將法軍趕出意大利,因為菲拉拉的統治者是伊莎貝拉的兄弟,他站在法國人那一邊,朱裏士決定攻擊他,挫一挫他的銳氣,伊莎貝拉發現自己左右為難,教宗站一邊,法國人和他的兄弟站在另一邊,她不敢和任何一方結盟,但是得罪任何一方結果同樣悲慘。於是她一方麵讓自己的丈夫貢劄加跟教宗一起作戰,她心裏知道他不會盡心盡力;另一方麵,她讓法國軍隊借道曼圖亞去救援菲拉拉,她表麵上公開抱怨法國人“入侵”她的領土,私底下卻提供給他們寶貴的情報。為了取信教皇,她甚至讓法軍假裝掠奪曼圖亞。她成功了,教宗放過了曼圖亞。
在伊莎貝拉統治期間,意大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宗幾度易人,博爾亞崛起又沒落,威尼斯帝國地位喪失,米蘭遭到入侵,佛羅倫薩瓦解,羅馬遭受哈布斯堡的掠奪。曆經這一切的變動,小小的曼圖亞不僅存活下來,而且日益昌盛,她的宮廷成為意大利傾慕的對象。伊莎貝拉於1539年去世,而曼圖亞的主權又維持了一個世紀。
伊莎貝拉沒有明確地依附任何一方,而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對任何一方都表示了自己的必要的忠誠。在各方勢力的競爭中,她巧妙地維護著自己的利益,不輕易交朋友,也不輕易樹立敵人。左右逢源,是弱小勢力得以成功保存自己的必要智慧,也是一個人在社會中得以自存和發展的潛規則。圓滑不是沒原則,恰恰相反,圓滑是以自己的利益為最大原則的處世技巧。
1968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基辛格毫無疑問地支持著他的老盟友洛克菲勒集團的競選,但他同時又告訴尼克鬆的競選團隊,他可以為他們提供寶貴的內部情報,尼克鬆集團於是很高興地也把他作為自己的潛在盟友。同時,基辛格也在為民主黨的候選人韓福瑞提供著必要的服務——把尼克鬆的情報透露給他們。
最後,尼克鬆勝利了,基辛格順利地當上了內閣總理。其實基辛格與各方競爭交易的就是內閣總理的位置,至於誰做總統對他來說都無所謂。一個理智的博弈人, 在進行一項博弈前都必須首先明確自己的目標:是從打敗對手中獲得收益,還是從競爭勢力的鬥爭中收益?因為,任何競爭都是不可預知的,尤其是在競爭初始階段,你不能百分百地肯定哪一方一定能獲得勝利,就沒必要明確自己的行動,以免自己全力支持的一方一旦失敗,自己也跟著受到損害。
博弈法則:
在多方勢力參與的博弈中,每一方所要爭取的收益並不一定相同,如果自己並不是主要競爭人,並可以從任何一方獲取收益,那麼,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明確依靠哪一方,這樣不管哪方勝利,哪方敗退,都能讓自己既不受到損害,又能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