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排毒解鬱身矯健——禦醫推薦給皇帝的清熱潤腸食譜2-1(1 / 3)

第十章排毒解鬱身矯健——禦醫推薦給皇帝的清熱潤腸食譜2-1

第二節清熱潤腸食譜

劉秀與火蝦鴨蛋

河南鄲城縣唐橋店有一種奇特的蝦,頭部發紅,夜間發光,當地稱為“火蝦”。鴨子吃了這種蝦,下蛋個大皮薄。經醃製,蛋清潔白如玉,蛋黃紫紅色如細粒朱砂,挑起蛋瓤油珠往下滴,鮮美宜口。

據說漢光武帝劉秀為王莽所迫,路過此地,吃了火蝦鴨蛋,感到香浸肺腑,身輕體爽,連聲稱好,直到他做了皇帝還念念不忘。後禦醫將其列入養生食譜。從此,唐橋火蝦鴨蛋聲名遠播。

清光緒《鹿邑縣誌》載:“唐橋店鴨卵黃大多脂,以鹽漬之,美過南方高郵州所製,土人謂之唐蛋,他村效製不能及也。”

製法:

選優質鴨蛋,放入壇內。把適量的生薑、八角、花椒等放入水中煮。待煮出香味後,加粗鹽、白糖、白酒等。鹵水完全冷卻後,倒入放鮮鴨蛋的壇內,以沒過蛋麵為宜。將壇加蓋、密封,存放20天左右即可啟封食用。

用法:

佐餐,每日1~2枚。

功效:

蛋黃還可入藥,治痢疾、胃疼。

劉秀走國與八寶梨罐

八寶梨罐是一款傳統名菜,據說它的由來與劉秀有關。

西漢末年,劉秀參加義軍,討伐王莽。由於身單力孤,他經常被追兵追得到處躲藏,史籍稱之為“劉秀走國”。

一次在河北晉州,劉秀打了敗仗,窮途末路之時,有農夫以鴨梨相送。他吃後增長了精神,得以逃脫。做皇帝後,在歡慶勝利的宴會上,劉秀想起晉州農夫以鴨梨相送,才得以死裏逃生;又想到手下28宿將鄧禹、姚旗、馬武……南征北戰才創立了東漢大業。感慨之下,他叫廚師以鴨梨為主料製作一道菜肴。廚師是跟隨劉秀多年的老兵,他對劉秀的話心領神會,於是用八寶餡做餡心,寓意28宿將,創作出了八寶梨罐這道菜肴。後來禦醫認為它可潤肺止咳,便將其列入宮廷養生食譜。

製法:

鴨梨3兩,橘餅、桂圓肉、冬瓜條、紅棗、山楂糕、青梅、糯米飯、瓜子仁、青紅絲、白糖、桂花醬、熟豬油各少許。

鴨梨削皮;在梨頭切下1/4作蓋,去梨把,用小刀挖去梨核,梨成為罐形,用開水稍燙。橘餅、桂圓肉、冬瓜條、紅棗去核、山楂糕、青梅均勻切成小方丁,用沸水焯過,與蒸過的糯米飯、白糖、桂花醬、瓜子仁、熟豬油攪拌成餡。將餡裝入罐內,蓋上蓋,青梅切條作梨把,裝入盤內,上籠旺火蒸片刻取出,撒上青紅絲,炒鍋放入清水、白糖、桂花醬,旺火燒沸成汁,澆在梨上即成。

用法:

每日酌量食用。

功效:

清脆爽口,香甘味美,能防暑熱,振食欲,並有潤肺養顏、止咳化痰的功效。

梁武帝與香芋藏珍

據說南宋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在宮廷中大力推行素食。古代筆記記載,從小麥麩皮和麵粉中提取麵筋,就始於梁武帝。當初稱麩,後來叫麵筋,是寺院素食的“四大金剛”(豆腐、筍、蕈、麩)之一。“香芋藏珍”本是一道齋食,由於僧人持戒,不能食葷,更不用說海味,僧人隻得使用一些油料植物的種子烹製食品,借以補充體內所需營養成分。禦醫曾呈獻此類齋食給梁武帝,以博得龍顏之歡。

製法:

以廣西荔浦芋頭為主料,加入適量的糖、花生油、鮮冬筍肉、鮮蘑菇、馬蹄、鬆仁等蒸成。

用法:

每日1~2次,可多食。

功效:

香甜細膩,有清熱、滋補功效。芋頭性平味甘,有調中氣、抗衰老、肝髒解毒等作用;蘑菇營養豐富,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馬蹄是寒性食物,有清火的良好功效,它還可涼血解毒、利尿通便。

唐高宗與沙果

沙果,又名黃太平,其果實色澤豔麗,酸甜適口,脆而爽,沙而軟,營養豐富。據說唐高宗時,李謹以五色柰上貢,高宗即封李謹為“文林郎”,所以沙果又稱文林果。

製法:

1沙果汁:將沙果洗淨後,去核搗爛,絞取其汁飲用。

2沙果湯:將沙果洗淨後切片,放入鍋中,加水煮取。連果帶湯,空腹時服下。

3沙果芡實湯:將新鮮沙果洗淨切開,加入芡實和水,共煎煮成湯。此湯具有澀精止遺的功效,適用於遺精滑精之症。

4沙果經過破碎取汁發酵後,可製果酒。

用法:

生食,或飲汁、酒、湯,每日酌量。

功效:

沙果性平,味酸甘;入心、肝、肺經。可止渴生津,開胃健脾,清熱利尿,澀精。主治消渴、瀉痢、咳嗽氣喘、遺精等病症。《食療本草》說“止消渴”、“主穀痢,泄精”。《日華子本草》說:“下氣,治霍亂、肚痛、消痰。”《醫林纂要》說:“止渴,除煩,解暑,去淤。”

武則天與茭白

茭白是我國特有的水生蔬菜,古人稱茭白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當作糧食作物栽培,它的種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穀”(稻、黍、稷、梁、麥、菰)之一。

茭白作為蔬菜食用,口感甘美,鮮嫩爽口,與鱸魚、蓴菜並列為江南三大名菜。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藥用價值。

據說女皇武則天產後少乳,又複大便秘結、口腔潰瘍,但她畏苦拒藥,當時一位對食療造詣很深的學者孟詵獻了一張食療處方“茭白泥鰍豆腐羹”加醋調服,竟奏奇效。

製法:

麻辣茭白:

嫩茭白1斤,辣油、精鹽、鮮醬油、麻油、花椒粉、糖各適量。

1剝除茭白外殼後洗淨,切成小長條,然後放入沸水中煮熟,撈出瀝幹水分。

2茭白條盛放在大碗中,加入辣油、精鹽、糖、花椒粉、麻油、鮮醬油,拌勻就可裝盤。

用法:

每日適量食用。

功效:

香味撲鼻,滑嫩爽口。茭白性味甘、冷、滑,無毒,有解熱毒、防煩渴、利二便和催乳的功效。據《本草綱目》記載,茭白具有“解煩熱,調腸胃”的藥效,還有解毒利尿之功能。

武則天與洛陽燕菜

“洛陽燕菜”又名“假燕菜”、“牡丹燕菜”,是一道具有豫西地方特色的佳肴,曆來被列為“洛陽水席”的首菜。“洛陽水席”起源於唐代,有1000多年曆史,全席24道菜,有八冷下酒菜、四大菜、八中菜、四壓桌菜,除冷菜外全都帶湯上席,故名“水席”。

據說唐朝武周年間,女皇武則天駕臨洛陽仙居宮,適逢城東關下園村長著一棵特大白蘿卜,百姓視為奇珍而貢奉進宮。經禦廚精心琢磨,乃製成一品不失禦膳風味的湯菜。女皇品嚐之後,讚其清醇爽口、沁人心脾,觀其形態酷似燕窩絲,當即賜名為“假燕菜”。禦醫曾將其列入宮廷養生食譜。此後,各地競相仿效,得以流傳至今。

製法:

將蘿卜切成約一寸半的細絲,用冷水浸泡後,再用細綠豆粉拌勻,上籠蒸一會兒後,晾涼入溫水泡開,撈出後灑上鹽水,再蒸透即可。食時,配上雞肉絲、豬肉絲、海米、蹄筋絲、玉蘭絲、魷魚絲、海參絲和紫菜絲,用高湯烹製,再放點香菜、韭黃。

用法:

吃菜飲湯,酌量食用。

功效:

味道鮮美,湯清利口,營養豐富,具有順氣、解毒、散淤、醒酒等功效。

唐宗清帝與竹筍

竹筍的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冬筍、春筍、鞭筍三類。我國是食用竹筍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古代就膾炙人口,素有“嚐鮮無不道春筍”之讚歎。唐太宗喜啖竹筍,每逢春筍上市,總召集群臣吃筍,謂之“筍宴”。他用筍來象征國事興盛,也用筍來比喻大唐天下人才輩出,猶如“雨後春筍”。

相傳鬆江佘山蘭花筍,生長於佘山九峰十二山,因水土適宜,常年在竹林中生長漫山遍野的蘭花,因此形成了特有蘭花香味的竹筍,故名蘭花筍。據史料記載,康熙皇帝於公元1707年南巡至鬆江,曾品嚐此筍,對佘山蘭花筍的“鮮”、“嫩”、“脆”及特有的蘭花香味讚不絕口,並禦筆親書“蘭筍山”三個大字。從此,佘山蘭花筍名揚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