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排毒解鬱身矯健——禦醫推薦給皇帝的清熱潤腸食譜1
第十章排毒解鬱身矯健
——禦醫推薦給皇帝的清熱潤腸食譜
第一節欲長壽,腸常清
中醫認為,人體內有中氣,來源於飲食,主生長、生存,為後天之氣。人因貪食而損傷中氣,氣損則血衰,《內經》雲:“氣之不行,血之不流。”所以養生需和中、清熱、潤腸。
清熱,是運用寒涼性質的藥或食,通過其瀉火、解毒、涼血等作用,以解除熱邪的治療法。《素問》中“熱者寒之”即指本法。
根據熱邪所犯髒腑不同和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清熱法又具體分為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清熱養陰及清解髒腑諸熱的不同治法。
清熱法雖能治療熱病,但由於所用藥物皆多是寒涼者,易損人陽氣,尤易傷伐脾胃之陽,故不宜久用。凡髒腑素陽氣虛弱,大便溏泄,胃納不佳者;氣虛、血虛發熱者;表邪未解,陽氣被鬱而發熱者;以及真寒假熱證均為所忌。
古人常說:“欲無病,腸無渣,欲長壽,腸常清。”中醫認為體內濕、熱、痰、火、食積聚成毒,是萬病之源。通過各種方法把身體中的毒素排出體外,人才會重新恢複健康活力。
清熱類食物:
小米、綠豆、黃豆、小麥、葛根(粉葛)、豆腐、杏仁、苦丁茶、芹菜、芥蘭、白菜、莧菜、茭白、苦瓜、黃瓜、枇杷、梨、香蕉、西瓜、草莓、番茄、菠蘿、木瓜。
潤腸類食物:
蜜棗、蜂蜜、白蘿卜、胡蘿卜、黑木耳、海帶、花粉、蘆薈、金銀花、茶葉、綠豆、豬血、韭菜、柚子、金橘、蓮藕、葡萄、無花果、雪梨、海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