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肝肺冰雪天下安——禦醫推薦給皇帝的保肝潤肺食譜(3 / 3)

用法:

和勻涼服,每日酌量。

功效:

清肺利咽,生津解熱。治咽腫目赤,煩渴咳嗽,納滯欲嘔等症。

方中蜜柑與橘二果不易分辨。據《本草綱目》描述:“橘皮紋細,色紅而薄,肉多筋脈,其味苦辛;柑皮紋粗,色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辛甘……但以此別之,即不差矣。”柑、橘都是水果中的珍品,崔禹錫《食經》中說:“利腸胃中熱毒,止暴渴,利小便。”鮮藕可止渴,補益心脾,治熱淋。荸薺清熱止渴,利濕化痰。青果即橄欖,清肺解毒,化痰生津。生薑辛辣健胃,止嘔解毒。

清宮菊花延齡膏

本方可見《慈禧光緒醫方選議》,是光緒三十一年禦醫張仲元等為宮廷製作的。

製法:

鮮杭菊花瓣1斤,煉蜜半斤。

將杭菊花瓣用水熬透,共煎3次,去渣,再用慢火熬成濃汁,加煉蜜收膏。

用法:

每次服少許,每天2次,白開水衝服。

功效:

清肝明目,益陰滋腎。《本草秘錄》說:“菊花有野種、家種之分,其實皆感金水之精英而生者也。但家種為佳,補多於瀉;野菊味苦,瀉多於補。”《牧豎閑談》雲:“真菊延齡,野菊瀉火。”由此可知,菊花除疏風瀉熱、清肝明目、解毒消腫外,尚具有滋補作用。

清宮枇杷膏

此膏為宮廷常備養生之品。本方可見《清太醫院秘錄醫方配本》。

製法:

枇杷葉五十六片,新鮮者更佳,洗淨毛。秋梨二筒,深臍佳,去皮心,切片用。白蜜半盅,大便幹燥者多加,大便溏瀉者以白糖代之。大棗半斤,建蓮肉四兩不去皮。

先將枇杷葉放鍋內用河水煎汁。去葉,再將群味合入,以蓮肉融爛為止,收磁罐內。隨意食之。痰多者加川貝一兩,研末;若吐血,加藕節二十一個,搗汁同煎收膏,常服之。

用法:

每日酌量服用。

功效:

專治勞傷,虛損吐血,咳嗽發燒,身體瘦弱,四肢酸軟,精神疲倦,腰背疼痛,飲食不進,及一切留飲停痰,肺氣不足等症。凡虛病多服湯劑,則脾胃受傷,飲食減少,病反加重,宜此膏常服之。

清宮生津代茶飲

此為清宮常飲佳品,本方可見《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製法:

青果5個(搗碎),金石斛2錢,甘菊2錢,荸薺5個(去皮),麥冬3錢,鮮蘆根2支(切碎),桑葉3錢,竹茹2錢,鮮藕10片,黃梨2個(去皮)。煎湯代茶服。

用法:

每日1~3次,每次適量。

功效:

生津育陰,清熱潤燥,治療口幹咽燥,煩渴幹咳的秋燥症;亦治溫病熱盛,灼傷肺胃陰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黏滯不爽者。

宮廷冰糖銀耳羹

銀耳曾是宮廷必備的滋補品,冰糖銀耳羹的製作配方也是來源於宮廷禦方。

製法:

銀耳6錢,紅櫻桃脯4錢,冰糖適量。

1將銀耳用溫水浸泡,待銀耳發開後取出,去掉耳根,洗淨放入碗中,上籠蒸片刻取出。

2將湯鍋洗淨,置微火上,加清水放入冰糖,溶化後,放入櫻桃脯,再移置旺火上燒沸,起鍋倒入銀耳碗內即成。

用法:

每日早晚各1碗,可多食。

功效:

銀耳具有強精補腎、滋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誌、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櫻桃味甘、酸,性溫,有滋養肝腎、益脾養胃、美顏之功效。

宮廷二冬膏

本方可見《清太醫院配方》。

製法:

天門冬8兩,麥門冬8兩,川貝麵2兩。水熬去渣,加川貝麵、蜜收成膏。

用法:

每日早晨食用少許,白開水衝服。

功效:

此膏可清心潤肺,止咳化痰,滋陰降火,解渴除煩,除五髒之火。方中天門冬是滋補強壯、抗衰老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長期服用“輕身益氣,延年不饑”,《日華子本草》稱其“潤五髒,益皮膚,悅顏色,補五勞七傷”。《神農本草經》將麥門冬列為上品,稱它“久服輕身不老,不饑”,《名醫別錄》曰“強陰益精,消穀調中,保心神定肺氣,安五髒,令人肥健,美顏色,有子”。川貝可潤肺化痰,與天門冬、麥門冬配伍,可增強滋陰潤肺功效。

宮廷玉銀蛋膜

此為宮廷潤肺、養顏之常用妙品。

製法:

玉竹、銀耳、紅棗、蛋白各適量。

取玉竹三錢、紅棗、銀耳各適量微洗,浸泡於水中數時。再以慢火燉煮至湯汁濃稠即可。加上適量冰糖即為食羹,冰過將更美味。取適量羹汁待冷,再加少許蛋白拌勻,抹麵部可美容。

用法:

每日適量食用。

功效:

玉竹、紅棗與銀耳三者具有養陰潤燥、滋潤養顏等作用。經常食用本羹可滋養肺陰、外布津液、提升免疫、養容悅色。

宮廷聖品銀杏

銀杏極其珍貴,被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尊崇為國樹。早在200多萬年前,第四紀冰川出現,大部分地區的銀杏都毀掉了,隻有一部分在我國四川、雲南等少數省份存活了下來,綿延至今。  

銀杏因葉似蹼(鴨掌)而得名“鴨腳”,銀杏種仁是上等食療幹果。經常食用白果,能養生延年。相傳宋朝就把白果列為貢品,皇帝一食賞千金,因種仁色白如銀,形似小杏,並賜雅號“銀杏”。一時舉國南北皆推銀杏為至高聖品。歐陽修曾有詩:“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公卿不得識,天子百金酬。主人名好客,贈我比珠投。”元代後又謂之白果樹。至明代銀杏樹又有了新的名稱,叫“公孫樹”。

製法:

可采用炒、蒸、煨、燉、燜、燴、燒、溜等多種烹飪方法製成美味佳肴,如:蜜汁白果、白果燉雞、銀杏全鴨、銀杏籽排煲等。或製成白果露、銀杏汁、銀杏晶、白果罐頭、銀杏月餅、白果酒等。銀杏食療方法甚多,如:銀杏止咳湯、銀杏紅棗湯、白果蓮子粥、白果粽子、白果八寶飯及孔府家宴中的“詩禮銀杏”等。

注意:銀杏食用方法不當,會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應先去掉胚和子葉,用清水煮沸,倒去水和內種皮後,再加水煮熟或用於烹飪。

用法:

佐餐,每日酌量。

功效:

性味甘苦澀平,有微毒,並歸於肺、胃經,其功能是:斂肺氣、定喘嗽、縮小便,主治哮喘、痰嗽、遺精、小便頻數等。清代《本經逢源》中載白果有降痰、清毒、殺蟲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