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肝肺冰雪天下安——禦醫推薦給皇帝的保肝潤肺食譜
第六章肝肺冰雪天下安
——禦醫推薦給皇帝的保肝潤肺食譜
第一節養生重在肝條達、肺清肅
禦醫認為,肝為五髒之一,位於脅下,主藏血和主疏泄。肝主升主動,體陰而用陽。肝與形體誌竅的關係表現在:肝藏魂,主謀慮,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誌為怒,在液為淚,開竅於目。《素問》中說:“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肝與膽互為表裏。肝在五行屬木,通於春氣。
肺居胸腔,在諸髒腑中,其位最高,故稱“華蓋”。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藏”。肺與大腸相為表裏。肺主氣、司呼吸,肺主宣發和肅降,肺主通調水道。肺開竅於鼻,鼻是肺之門戶,如肺氣調和,則鼻竅通暢。
帝王保養肝肺,重在肝的條達、肺的清肅。
在飲食上,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如筍、雞等。筍味鮮美,但性寒,滑利耗氣。《本草從新》說:“虛人食筍,多致疾也。”人有痼疾,其氣多虛。食筍更耗其氣,會令虛人更虛,易於發病。雞肉性溫,食雞易動風助肝火,引起肝木偏亢。應多食柔肝養肺之物,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髒通血脈;山藥,健脾補肺。
利肝類食物:白薯、玉米、海帶、蘋果、牛奶、洋蔥、冬瓜。
利肺類食物:薺菜、菠菜、芫荽、青椒、梨、山楂、鮮棗、胡蘿卜、南瓜、杏仁、番茄、西瓜、葡萄、洋蔥、鮭魚、蘋果、桃、橙、堅果。
第二節保肝潤肺食譜
隋煬帝與鬆江鱸魚
鱸魚肉嫩而肥,鮮而無腥,是野生魚類中的珍品。鬆江鱸魚俗名為“四鰓鱸”,與黃河鯉魚、鬆花江鮭魚、興凱湖白魚合譽為我國江湖四大名魚。
據說隋煬帝下江南時,讚鬆江鱸魚為“金齏玉膾,東南之佳味”。清乾隆皇帝譽鬆江鱸魚為“江南第一名菜”,兩次下江南,都特地趕到鬆江府吃鱸魚羹,並下令鬆江知府年年進貢。從此鬆江鱸更是聞名天下,有詩為證:“芽薑紫醋炙鱸魚,雪碗擎來二尺餘。尚有桃花春氣在,此中風味勝蓴鱸。”
製法:
鬆江鱸肝髒和頰部肉尤為上品。在加工時,不能用刀剖腹,而是用竹筷從魚口插入魚腹,將內髒取出洗淨後仍放入腹中,這樣烹出的鬆江鱸才鮮美異常。
鱸魚可紅燒、清蒸或做羹湯,其味鮮美;亦可醃製食用,最有名的還是“鱸魚膾”。據史載:將鱸魚刮鱗,除內髒,去血汙,浸漬訖,布裹瀝水,散置盤內,取香橙花葉相間,細切和膾,撥令調勻,並配以香菇。
還有“鱸魚氽雞湯”,將鱸魚刮鱗、除內髒、去汙、浸漬、瀝水等工序之後,放入滾熱的雞湯中煮熟,盛入湯盤內。金黃色的雞湯,浮現白肚的鱸魚,色、香、味俱全。
地方名菜有:鬆江傳統特色菜“四鰓鱸魚湯”;連雲港傳統名菜“花果鱸魚”;浙江名菜“軟溜鱸魚”;杭州名菜“之江鱸魚羹”;廣東名菜“清蒸鱸魚”。
用法:
每日1次,適量食用。
功效:
鱸魚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化痰止咳、補肝腎、益脾胃之效,且可治胎動不安、產後少乳等症。《本草綱目》稱:“鱸魚性甘溫,有益筋骨、腸胃之功能。鰓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食療本草》記載:“鱸魚能安胎、補中、作膾尤佳。”《本草衍義》中說:“益肝腎。”
唐太宗與熱冬果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患風寒時,有禦醫獻上宰相魏征為母親治病用的“熱冬果”,很有療效。朝中文武大臣全都仿效,無不奇驗。
所謂“熱冬果”,其實就是梨子。蘭州梨子品質極佳,取名為“冬果梨”,就是引魏征醫母的典故。《本草通玄》說:“梨之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髒之陰。”蘭州地氣幹燥,熱冬果乃冬季下火之佳品。蘭州人食用“熱冬果”極為普遍,每逢冬季來臨,家家貯存冬果梨備用的習俗已沿襲了千百年。
有人讚“熱冬果”說:“北風吹雪花朵朵,一鍋梨子一爐火。如愁軟兒解渴寒,請君試嚐熱冬果。”
製法:
將年冬的梨子去核,切小塊,放入熱水中,與花椒同煮至透熟。出鍋之前放入糖,攪勻即食。
用法:
每日早晚,酌量食用。
功效:
甘甜清爽,有清心潤肺、利大小便、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除煩解渴、潤燥除風、醒酒解毒之功效。
唐玄宗與西施舌
相傳越王勾踐滅吳後,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騙出西施,將石頭綁在西施身上,而後將其沉入大海。從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種似人舌的文蛤(即蛤蜊),人們稱為“西施舌”。據說唐玄宗東遊嶗山時,有人獻上這道湯菜,唐玄宗吃後連聲叫絕。因有滋補功效,禦醫曾將它列入食譜。此湯味道鮮美,有“天下第一鮮”之稱。
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福州嶺口有蛤屬,號西施舌,極甘脆”,又引呂居仁詩雲:“海上凡魚不識名,百千生命一杯羹。無端更號西施舌,重與兒童起妄情。”
製法:
淨西施舌1斤,淨冬筍、芥菜葉柄、水發香菇、蔥白、白醬油、白糖、紹酒、濕澱粉、雞湯、芝麻油、熟豬油各適量。
1將西施舌破開洗淨。芥菜葉柄洗淨,切成菱角形片。每個香菇切成3片。冬筍切成薄片。蔥白切馬蹄片。將白醬油、紹酒、雞湯、濕澱粉拌勻,調成鹵汁。
2將西施舌肉放入六成熱的濕水鍋中氽一下,撈起瀝幹,炒鍋在旺火上舀入熟豬油燒熱,放入冬筍片、蔥片、芥菜片,顛炒幾下,裝進盤中墊底。
3炒鍋放在中火上,下熟豬油燒熱,倒入鹵汁燒黏,放進氽好的西施舌肉,顛炒幾下,迅速起鍋裝在冬筍等料上,淋上芝麻油少許即成。
用法:
每日適量食用。
功效:
湯汁醇厚,品質爽滑,營養豐富,可潤肺、化痰、益精、滋陰明目。
宋孝宗與藕
我國的名藕有蘇州荷藕,在唐代時就列為貢品。其藕有“雪藕”之稱,詩人韓愈稱讚“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屙痊”。廣西貴縣大紅蓮藕,生吃尤甜,熟食特別綿。據說,清朝乾隆皇帝遊江南時,就指名要嚐它。杭州人則推崇西湖的藕,美其名曰“西施臂”。此外,著名的蓮藕還有湖北洪湖蓮藕、湖南漢壽白臂藕、安徽雪湖貢藕、江蘇寶應美人紅、南京大白花等。
據說南宋的孝宗一次吃了螃蟹後引起痢疾,禦醫們用盡百般方法均不奏效,最後還是用新采的藕搗汁,加酒調服後治愈的,被譽為“靈根”。
製法:
鮮藕可單獨做菜,也可做其他菜的配料。或製成藕原汁、藕蜜汁、藕生薑汁、藕葡萄汁、藕梨子汁等清涼消暑的飲料。藕還可加工成藕粉、蜜餞和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