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脾胃運納山河並——禦醫推薦給皇帝的健脾養胃食譜2(2 / 3)

從此,金華火腿即以“色、香、味、形”四絕而聞名中外,到清朝已遠銷日本和東南亞。早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德國萊比錫博覽會上就獲金獎,又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國際商品博覽會上獲金獎。

金華火腿選用肉質鮮嫩、精多肥少的良種豬“兩頭烏”的後腿精製而成,因選料和醃製手法的不同,又有正冬腿、早冬腿、春腿、月腿、風腿、熏腿、糖腿、甜醬腿、果味腿等品種。  

製法:

選金華本地“兩頭烏”豬腿,重量在十斤左右。選在冬至至立春之間醃製。醃製時按每十斤豬腿用鹽十二兩,將鹽炒熟,加皮硝少許,趁熱擦勻,放大桶內,用石頭壓實,每五天一翻。一月後,將腿拿起,曬在有風的地方,四五個月後即可食用。

用法:

可蒸食,或作菜肴佐料。切忌幹炒或用醬油和配料。

功效:

皮色光亮,肉色紅潤,香氣濃鬱,鹹淡適合,並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金華火腿有養胃、益腎、生津、補虛勞、壯陽固骨髓等作用。老人延年,婦女做產,病人手術,體弱之人,吃點火腿,既得滋補,又添口福。

宋宮仙術湯

本方可見宋初醫官王懷隱等人編撰的《太平聖惠方》。

製法:

幹薑少許,大棗100枚,杏仁8錢,甘草16錢,鹽2兩,蒼術6兩。

幹薑炒至皮黑內黃;大棗去核;杏仁去皮尖,麩炒,搗爛;甘草蜜炙;鹽用火炒;蒼術去皮,米泔水浸泡,以火焙幹;上藥除杏仁外共研細末,後加入杏仁,備用。

用法:

每服少許,飯前開水送服。

功效:

調和脾胃,美化容顏,益壽延年。方中幹薑、大棗、甘草可溫中健脾,開胃消食,為補益脾胃之良藥;蒼術健脾除濕;杏仁潤肺散滯,“駐顏延年”(《本草綱目》);諸藥以鹽相拌,乃取鹽味鹹入腎,補腎健脾,且可“調和髒腑消宿物,令人壯健”(《本草拾遺》)。

元宮四和湯

此湯為忽思慧為帝後所製的養生湯,可見《飲膳正要》。

製法:

白麵、芝麻各1斤,茴香2兩,鹽1兩。

將白麵炒熟。芝麻、小茴香微炒後研細末,與炒過的白麵混合,並依個人口味放入適量精鹽,調勻。

用法:

每日3次,每次1~2匙,飯前空腹用白開水調服。

功效:

補中健脾,散寒止痛。可用於脾胃虛弱,脘腹冷痛,食欲不振,須發早白等症。

朱元璋與臘八粥

臘八這天,我國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因此,古代佛寺常於臘八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佛祖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取香穀及果實等熬粥供佛,名曰:臘八粥。

也有傳說臘八粥源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經常挨餓。有一天,他發現了一個老鼠洞,隨手挖到深處,發現裏麵竟是一個小“糧倉”,有大米、芋艿、玉米、豆子等。他把這些糧食取出,煮成一鍋粥,吃得非常香甜。

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仍惦記著“雜糧粥”。於是他規定在禦膳堂要做這種五穀雜糧粥,並欽定這種粥的名稱為“臘八粥”。由於它有滋補功能,曆代禦醫都將其列入帝王的食譜。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鬆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

製法:

1紅棗洗幹淨,去核,切成1厘米大小的小丁。

2菱角、栗子用刀斬一口子,煮熟去殼,取肉切成碎丁塊。

3將糯米、粳米、粟米、秫米、赤豆分別用清水淘洗幹淨,放入大鍋裏,加上清水、紅棗、栗子、菱角上火燒開,慢慢熬煮,要不時攪動鍋底,防止糊底。待粥煮成時,加入紅糖、桂花鹵、玫瑰鹵調拌均勻即可。

4將粥分別盛入碗內,放上青絲、紅絲、花生仁、葡萄幹、瓜子仁、核桃仁,作各種圖案拚擺,灑上白糖即成。

用法:

每日1次,空腹溫熱服食。

功效:

由於粥爛易消化吸收,對人體具有健胃、養血、補氣、安神等功效。冬季常食這種臘八粥,不僅能驅寒保暖,而且養人補體,可延年益壽。

朱元璋與香菇

香菇又名香蕈、冬菇、香信、香菌、香菰,是我國傳統的著名食用菌,在世界上最早人工馴化栽培。香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被視為“菇中之王”。

我國已有4000多年食用香菇的曆史,早在《詩經》、《禮記》、《春秋》諸書中都有記載。

據《慶元縣誌》記載:明朝年間,因久旱無雨,皇帝朱元璋為祈雨需素食,數日後已食而無味,國師劉伯溫獻上香菇,朱元璋食後頓覺神怡,讚不絕口,下旨把香菇定為歲歲需上獻皇家的“貢品”,並敕定香菇為劉伯溫國師家鄉處州府龍泉、慶元、景寧三縣生產的專利產品,其他地域一律不允許種製香菇。慶元民間自此就把香菇視為“皇上聖品”、“菜中之王”。對此,民間有“國師獻山珍,香菇成聖品,皇帝開金口,諭封龍慶景”之說。

製法:

香菇中富含穀氨酸以及一般食品罕見的一些氨基酸,故宜葷宜素,是烹製珍饌佳肴的絕好原料,既可作主料,又可用配料,適宜於鹵、拌、熗、炒、烹、炸、煎、燒等多種烹調方法,所以可用香菇做出許多美味可口的菜肴,主要用於配製高級葷菜和冷拚、食療菜肴。

用法:

佐餐,每日酌量。

功效:

香菇入藥始載於元代《日用本草》,禦醫認為其性平味甘無毒,專入胃、肝二經。具有益氣補虛、健脾胃、托痘疹等功效,適宜於年老體弱、久病體虛、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氣短乏力、吐瀉乏力、小便頻數、痘疹不出、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佝僂病、高脂血症、便秘、貧血、腫瘤等病症患者用作輔助食療。

明成祖與蛋鬆果

河南有一個傳統名點蛋鬆果,舊稱“金絲果”,明代始有製作,距今已有六七百年。

據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大臣們紛紛送禮祝賀。珍寶、美食不可勝數,卻都沒有得到皇帝的垂青。唯獨一位廚師進獻的蛋鬆果得到了賞識。成祖見那圓果的金黃色澤,立即想到自己的黃袍加身,覺得遷都之日,這乃是個福、壽、祿的吉祥之物,非常歡喜。當下品嚐,隻覺得滿口馨香,餘味深長。於是麵封禦廚,賜銀千兩。從此,蛋鬆果躋身於禦醫為帝王推薦的養生食譜,流傳至今。

製法:

麵粉、雞蛋、花糖、果漿、蜂蜜、桃仁等各適量。

用蜂蜜、果料作餡,白麵作皮,雞蛋拉絲,過油成鬆裹在外麵即可。

用法:

佐餐,早晚適量。

功效:

外形美觀,色澤金黃,食之別有風味,甜香適宜,健脾開胃。

明武宗與竹葉青

竹葉青是獨具特色的營養保健名酒,相傳有1700多年的曆史。它是汾酒的再製品,與汾酒一樣具有古老的曆史。南朝梁簡文帝蕭綱的詩中有“蘭羞薦俎,竹酒澄芳”的句子,說的就是竹葉青酒的香型和品質。北周文學家庾信在《春日離合二首》詩中說:“田家足閑暇,士友暫流連。三春竹葉酒,一曲鶤雞弦。”可見,杏花村竹葉青酒,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成了著名的珍品。  

據說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品嚐過禦醫呈獻的竹葉青酒後,大為讚賞,竹葉青酒即成為進京貢品。曆代帝王皆喜飲,由此身價百倍,名噪四海。

製法:

最古老的竹葉青酒隻是單純加入竹葉浸泡,求其色青味美,故名“竹葉青”。後來竹葉青酒以汾酒作底酒,釀以廣木香、公丁香、竹葉、陳皮、砂仁、當歸、零陵香、紫檀香等十多種名貴藥材和冰糖、白砂糖浸泡配製而成。

用法:

不宜空腹飲用,應多餐少飲。心情喜悅可適當多飲。

功效:

色澤金黃翠綠,酒液瑩澈透明,芳香濃鬱,酒香藥香諧調均勻,入口香甜,口味綿長。酒度為四十五度,糖分為10%。具有養血、舒氣、和胃、益脾、除煩、消食的功能。

明熹宗與魚翅

魚翅也叫翅子,我國曆來視為高貴食品,屬“海味八珍”之一。清代時“魚翅席”被列為高檔宴席第三位。

魚翅是加工幹製後的鯊魚鰭,用中型或大型的鯊魚的胸鰭、背鰭和尾鰭幹製而成。我國沿海均有出產。

《本草綱目》說:“(鯊魚)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明宮史》有明熹宗喜食用魚翅、燕窩、蛤蜊和鮮蝦等多種原料製作的“一品鍋”的記載。

製法:

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發製、燜煨賦味、烹製成菜;另一類為發製和煨燜成菜。兩類都須賦味,或靠配料之味,或賴湯水之味。

《食憲鴻秘》、《食品佳味備覽》、《調鼎集》、《隨園食單》等書均載有烹調加工魚翅的工藝技術。煮魚翅為盛行於清代的一道珍貴菜肴,《醒園錄》載:“煮魚翅法,魚翅整個用水泡軟,下鍋煮至手可撕開就好,不可太爛。取起,冷水泡之,撕去骨頭及沙皮,取有條縷整瓣者,不可撕破,鋪排扁內,曬幹收貯瓷器內。臨用,酌量碗數,取出用清水泡半日,先煮一二滾,洗淨,配煮熟肉絲或雞肉絲更妙。香菰同油、蒜下鍋,連炒數遍,水少許煮至發香,乃用肉湯,才淹沒肉就好,加醋再煮數滾,粉水少許下去,並蔥白再煮滾下碗。其翅頭之肉及嫩皮加醋、肉湯,煮作菜吃之。”

《本草綱目拾遺》說:“今人可為常嗜之品,凡宴會肴饌,必設此物為珍享。其翅幹者成片,有大小,率以三為對。蓋脊翅一、劃水翅二也。煮之折(拆)去硬骨,檢取軟刺色如金者,淪以雞湯,佐饌,味最美。漳、泉有煮好剔取純軟刺,作成團,如胭脂餅狀,金色可愛,名沙刺片,更佳。”

用法:

佐餐,每日酌量。

功效:

魚翅營養豐富,是名貴的滋補珍品。據《藥性考》等書記載,其味甘鹹性平,可以益氣、開胃、補虛、補血、補腎、補肺、長腰力,主治各種慢性虛勞等症。

明宮補品陽春白雪糕

此為明代宮廷食療驗方,出自禦醫龔廷賢《魯府禁方》。

製法:

白茯苓(去皮)、山藥各12錢,芡實約2兩,蓮子肉(去心、皮)3兩,神曲(炒)6錢,麥芽(炒)6錢,大米、糯米、白砂糖各1斤。

將諸藥搗粉,與大米、糯米共放布袋內,再放到籠內蒸極熟取出,放簸箕(或大木盤)內,摻入白砂糖同攪極勻,揉成小塊,曬(或烘)幹。

用法:

可作早餐酌量食用。

功效:

健脾胃,益腎養元,寧心安神。茯苓可健脾補中。《神農本草經》將山藥列為上品,說它“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清代名醫張錫純認為山藥是滋補藥中無上之品。

康熙與景家麻片

景家麻片是河南虞城縣傳統名產,為陳店集景姓人家祖傳。據《虞城縣誌》記載,景家麻片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為貢品。

製法:

景家麻片選料精良,製作精細。采用上等精粉、小麻香油、白糖及其他優質原料製作而成。

用法:

佐餐,每日適量。

功效:

香甜酥脆,食之爽口,可健脾養胃。

康熙與宮門獻魚

“宮門獻魚”為清禦膳名菜。傳說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南下暗察民情。一天,他來了雲南“宮門嶺”,品嚐到此美味。欣喜之餘,他便揮筆給店家寫了“宮門獻魚”四個大字,落款“玄燁”。不久,江浙總督路過這裏,見店門上掛著“宮門獻魚”、署名“玄燁”的牌匾,大吃一驚,經了解原委,果真是當今天子所賜。自此,此菜名聲大振。

據說禦醫曾將其列入養生食譜,成為清宮廷大典中必備的菜點之一。

製法:

將整條鮮鱖魚治淨後,斬成頭、身、尾三段,將頭、尾兩側剞蘭草花刀,身段剝皮,剔去骨刺切成片,配以熟瘦火腿、大海米等,經分別烹製後,頭尾放盤的兩側,白色魚片碼頭尾中間,兩色兩味,形如宮門中躍出條魚。

用法:

每日食用1次,可多食。

功效:

鮮嫩醇香,健脾利胃。鱖魚具有補氣、益脾、利肺的滋補功效。它富含各種營養成分,肉質細嫩,極易消化。對老幼及體弱、脾胃功能不佳的人來說,吃鱖魚既能補虛,又不必擔心消化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