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長擊短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弱勢競爭者在競爭中總體上處於弱勢、劣勢和守勢,但也可能在某些方麵、某些領域、某些地區、某些企業具有強勢、優勢和攻勢。揚長避短,以己之長攻對手之短,可以使競爭者以弱勝強。田忌賽馬是揚長避短、以弱勝強的典型故事。公元前4世紀時,齊威王與田忌賽馬,規定各從自己的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中選一匹比賽。在同等的馬中,齊王的馬要比田忌的馬好,田忌怎麼能贏齊王呢?孫臏給田忌獻計,用田忌的下等馬與齊王的上等馬相比,用田忌的上等馬與齊王的中等馬相比,用田忌的中等馬與齊王的下等馬相比,結果田忌二勝一負,贏得了比賽。人才競爭也是如此。人才競爭可以說是人才優勢的較量。人才競爭優勢可分全麵的優勢和局部的優勢,可以利用局部的優勢在整體防禦中實施局部的進攻。如西部地區雖然總體上落後於東部地區,但也有優勢城市、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如四川長虹。這些優勢城市、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可以采取進攻型人才戰略。從而以點帶麵,逐步擴大優勢。而優勢競爭對手也不是在所有方麵都具有優勢,在某些方麵可能比較薄弱,甚至不如弱勢競爭者,如有些東部地區本地人才缺乏,高校不多,人才競爭成本較高。而有的西部地區本地人才較多,培養人才的高校較多,要善於化空間優勢為時間優勢、速度優勢,真正做到“近水樓台先得月”,鄰近人才先得人才,搶得人才競爭的先機;空間優勢還可以轉化為成本優勢,以比其他地方更低的成本開展人才競爭;還可以有比其他地方更加靈活多樣、對人才更加便利的方式(如周末、晚上開展合作、服務)與高校人才資源進行合作,從而充分開發利用高校的人才資源優勢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弱勢主體一方麵要揚長避短,著力打造自己的人才優勢;另一方麵,要找到強勢對手的弱點,以己之長攻對手之短,從而在競爭中獲得相對優勢。

4.避實擊虛

有的地區和單位在本地和有的地區缺乏人才競爭力和吸引力,卻可能在其他有些地方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這時便要避開在缺乏競爭力的地方進行人才競爭,而選擇相對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地方去開展人才競爭,去吸引人才。如東部一些二流、三流的地方對東部人才缺乏吸引力,卻可能對中西部地區的人才具有吸引力,如江蘇省阜寧縣在江蘇省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長期以來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問題十分突出。前幾年該縣把引才的重點放在南方,麵向經濟發達地區,引才效果不佳,人才即使引進來也難以留得住。後來該縣及時調整引才方向,從2001年起把引才重點放在西部地區,先後四次組團到西安、成都等地引進人才,共引進了200多名本科以上人才,特別是一批長期求而不得的計算機軟件、外語、新聞、國際貿易、財會等緊缺專業人才。這是人才競爭轉移競爭戰場,選擇具有競爭力的地區開展人才競爭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