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成本領先人才戰略(1 / 3)

一般性人才競爭戰略有成本領先人才戰略、差異化人才戰略、重點集中人才競爭戰略三種基本類型。

一、成本領先人才戰略概念

成本領先人才戰略就是通過人才開發與管理活動降低成本,獲得成本領先優勢的人才戰略。

通過人才開發與管理活動降低成本,獲得成本領先優勢主要表現在三方麵:一是通過改進人才開發與管理,降低人才開發與管理活動自身成本,獲得人才開發與管理成本領先優勢。二是通過人才開發與管理活動降低人才資源成本,即人工成本,獲得人才資源成本領先優勢。三是通過人才開發與管理活動提高效率,降低生產和經營管理的總體成本,獲得總體成本領先優勢。人才開發與管理成本、人才資源成本是總體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力成本低是吸引許多跨國企業投資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原因。實施成本領先人才戰略,對競爭主體獲取成本優勢,從而增強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人才成本因素分析

人才成本有相對成本和絕對成本之分。絕對成本即人才成本總量,相對成本則是人才成本相對人才效益而言。人才絕對成本隨人才資源開發投資增加總體上呈不斷上升趨勢,人才絕對成本的降低一般來說是局部的、部分的,如某些人才及人才開發管理的某些環節、某些項目成本的降低。而更多的則是降低人才相對成本,即提高人才的成本效益。要加強人才成本效益核算,通過提高人才資源效益來降低人才成本。獲得低成本優勢不是簡單地減少成本,而是通過多種方式,包括擴大規模、提高效率等途徑,是在動態中減少成本。為了保持成本優勢有時也需要增加一定投資。

影響人才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麵:

1.人才數量

人才數量越多,總體人才成本越高。人浮於事是抬高人才成本的首要因素。

2.人才素質

一般而言,人才素質與人才價格成正比,人才素質越高,層次越高,人才價格越高,人才使用成本也就越高。盲目使用高層次人才,即通常所說的“人才高消費”,是導致人才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

3.人才類型

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也遵循價值規律,某類人才供不應求,則人才價格高於人才價值;供過於求,則人才價格低於人才價值。如熱門人才、緊缺人才成本高,“海歸”人才比本地人才成本高。

4.人才待遇

薪酬待遇,即勞動成本,是構成人才成本的主要內容。薪酬待遇水平直接影響人才成本的高低。

5.成本差別

人才市場機製的不完善,使相同價值的人才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甚至不同行業、不同單位,人才價格不同,人才成本高低也就不同。如東部地區人才成本高於西部地區,發達國家人才成本高於發展中國家,高新技術行業人才成本高於傳統行業。

6.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投資是人才成本的重要內容。其中不僅僅指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也包括人才培養的時間投入。一般而言,人才培養的周期較長。有時自己培養人才要比從外麵引進人才成本更高。另外,不同培訓途徑和方式,培訓成本也不同。

7.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是人才資源開發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影響人才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不同招聘途徑和招聘中介,采用不同的招聘方式,花費的人才招聘成本不同,如內部招聘比外部招聘成本低,外部招聘中通過媒體發布招聘廣告、參加人才招聘會、委托獵頭公司等不同招聘渠道的成本也不一樣。其中不僅包括直接招聘費用,也包括招聘時間成本和招聘成功率帶來的風險成本。如招聘來的人員素質高,需要進行再培訓的費用和時間就少,工作績效就高;招聘來的人員與企業匹配性強,穩定性強,流失率低,這都有利於降低成本。

8.人才使用

不同的人才使用方式,造成的人才成本也不同。如一般來說,正式工比臨時工成本高,專職人員比兼職人員成本高,養人比用人成本高,剛性用人比柔性用人成本高,用人終身比用人黃金時期成本高。

9.人才流動

人才流動成本包括離職成本、替代成本和培訓成本。離職成本主要是因人員離職而在工作交接、人員轉換時期對工作產生的負麵影響和對單位造成的損失;替代成本,是重新招聘人才的費用。人才流動成本,一般是離職員工月薪的2~3倍。

三、成本領先人才戰略實施策略

根據以上對影響人才成本因素的分析,要獲得和保持人才成本領先優勢,可采取以下策略:

1.精簡高效

人才不在多,夠用就行。人才數量是影響人才成本的首要因素,要降低人才成本,必須堅持精簡高效的用人原則,盡量減少冗員。有些單位在崗位設置和人才使用上實行一人多崗,要求人才一專多能,一人當幾人用,就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用人方式。當單位出現經濟不景氣和人員過剩時,裁員成為許多單位采取的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在《財富》雜誌中排名前1000位的公司中,超過85%的公司在1987~1998年間曾經有過裁員行動,導致700萬人被永久性解雇。聯合卡德公司(Union Carbide)因實施了一項耗資7000萬美元的裁員計劃而得以每年節約2.5億美元的薪金、工資和福利。

2.適才適用

人才不在高,適合就行。特別是落後地區和中小企業,要切實根據實際需要引進使用人才,隻要人才素質和層次適合需要就行,切忌盲目引進高層次人才。人才“高消費”不僅不必要地抬高了人才成本,也使人才可能不安心工作,不利於人才才能的發揮,從而造成人才浪費。人才引進使用不能盲目追高,也不能盲目趨熱。對熱門人才的招聘使用與對高層次人才一樣,要從需要出發,避免盲目性。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可以進行適當的人才儲備,但人才儲備要從需要出發,要科學預測人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