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才競爭戰略的類型與選擇(2 / 2)

二、人才競爭戰略類型選擇

適合自己的戰略才是最好的戰略,戰略主體要根據自身條件、特點和競爭、發展的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戰略類型。

戰略主體的發展階段和在國際、國內、地區的地位,影響著人才戰略的定位,如處於領先地位的主體實行鞏固型(保守型)人才戰略,試圖鞏固自己的優勢地位;第二、三名的主體可能實行趕超型戰略,試圖獲得領先地位;居於後位的主體則實行追趕型戰略,以改變落後地位。

戰略選擇要根據戰略主體自身條件和外部競爭狀況,做到揚長避短。如實力弱的企業在人才競爭中可采取重點競爭戰略,集中力量進行局部進攻和重點防禦;實力強的企業則可采取進攻型甚至掠奪型戰略,以高薪大量吸引人才。

外部環境影響人才戰略選擇。如我們國家的人才戰略以前多是發展型戰略,主要是自身人才隊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是從自身人才資源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角度考慮人才戰略,目標多為人才發展數量、人才結構調整等。隨著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一些地方和企業的人才戰略的競爭性越來越強,人才戰略中應對外部挑戰的內容增加。加入WTO後,我國經濟進一步與國際接軌,越來越多的地區和企業開始實施國際化人才戰略。

戰略主體的地理位置也影響人才戰略類型的選擇,如西部地區以內向型人才戰略(盤活內部人才,挖掘內部潛力為主)為主,沿海地區以外向型人才戰略(吸引外部人才為主)為主。

每一種戰略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實際的戰略常常不是某種單一的戰略類型,而是幾種戰略的組合,是以某種戰略為主,同時兼有其他戰略,如以防禦戰略為主,兼有局部進攻戰略;以成本領先戰略為主,兼有差異化戰略。即以一種戰略為主,其他戰略為輔,幾種戰略結合使用,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滿足多方麵的戰略需要。

組合式戰略還具有易於調整,有利於防範風險的優勢。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風險大,單一型戰略也具有風險大、不利於戰略調整的弊病。當這種戰略不適應形勢需要時,要進行改變就需要一切從頭開始,付出很大的代價。組合式戰略則易於進行戰略調整,當一種戰略失靈時可以調整為以另一種戰略為主,從而有效地防範戰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