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就是定位。隻有明確人才戰略的定位才能製定好人才戰略。製定人才戰略的過程就是明確人才戰略定位的過程。明確人才戰略定位需要從以下方麵著手:
一、明確戰略形勢
製定人才競爭戰略首先要對戰略主體麵臨的形勢進行分析。形勢分析是製定人才競爭戰略的基礎,是人才競爭戰略的現實出發點。人才競爭戰略目標、措施的提出都是根據形勢的要求,是為了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的需要。
製定人才競爭戰略的形勢分析,主要包括人才狀況分析、總體戰略要求和外部形勢分析三部分。人才狀況分析主要是人才競爭力分析,通過人才競爭力分析,明確自己的主要優勢和劣勢。總體戰略要求,是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對人才資源和人才開發與管理方麵提出的要求,對企業而言則是經營戰略對人才資源和人才開發與管理方麵提出的要求。外部形勢分析,是分析與戰略主體競爭及發展有關的國內外形勢及對人才資源和人才開發與管理方麵提出的要求。
二、明確人才競爭對手
毛澤東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人才競爭戰略也要首先明確競爭對手:誰是競爭對手,是一個競爭對手,多個競爭對手;當前的競爭對手,潛在的競爭對手;主要的競爭對手,次要的競爭對手;完全競爭對手或對抗性競爭對手,不完全競爭對手或合作性競爭對手等。隻有找準了競爭對手,才能針對競爭對手情況采取有效的攻防措施,從而提高人才競爭戰略的準度和效度,獲得人才競爭優勢;不然就會對真正的競爭對手及其威脅疏於防範,而對人才競爭不利。
人才競爭對手的確定主要根據以下幾點:一是人才競爭對手與整體競爭對手一致。人才競爭是為整體競爭服務的,也往往是整體競爭的一部分。人才競爭對手往往很多,但最激烈的人才競爭往往在整體實力上差不多、對人才吸引力接近的競爭者之間展開。如城市之間,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是主要的人才競爭對手。二是人才競爭對手與業務競爭對手一致。業務競爭常常引起相關人才競爭,人才競爭是業務競爭的結果,如科技競爭引起科技人才競爭,產品市場銷售競爭引起市場營銷人才競爭。三是根據人才競爭關係確定人才競爭對手。人才競爭不僅是實力相當的競爭者,人才競爭也往往在實力相差懸殊的競爭者之間展開,如發達國家和地區與落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人才競爭,這種競爭往往是由強者對弱者的人才掠奪而引起弱者防禦,是進攻與防禦的競爭關係。隻要發生了實際的人才爭奪關係,雙方就互為競爭對手。
明確競爭對手後,就要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包括:競爭者綜合實力、人才資源狀況、人才需求、人才理念、人才政策、人才待遇、人才使用情況、人才競爭目標、人才競爭方式等。競爭對手的類型多種多樣,不同的競爭對手可能采取不同的競爭方式,為此要了解競爭對手的類型特點,如是進攻性競爭對手,還是防禦性競爭對手;是破壞性競爭對手,還是建設性競爭對手;是溫和性競爭對手,還是激進性競爭對手等,這樣才能針對競爭對手特點采取相應的進攻或防禦措施。為了了解競爭對手情況,許多企業都有專門搜集競爭情報的商業“間諜”。據有關國際媒體報道,被列入財富500強的大公司裏,幾乎每家都設有“競爭情報”部門,專門從事商業情報信息的“間諜”業務,密切關注競爭對手的策略和動向。很多美國企業每年耗資百萬美元以上,刺探競爭對手。摩托羅拉公司更從美國中央情報局挖來專業情報和偵探人員,組建了公司的情報部門。
三、明確人才競爭地位
製定人才競爭戰略還需要明確自己目前在人才競爭格局中所處的位置,即競爭地位。在人才競爭中所處的位置,影響人才競爭戰略的層次、類型和方式。
人才競爭是整體競爭的一部分,人才競爭地位不單純是人才競爭的事,而受多方麵因素影響,是競爭主體綜合競爭地位作用的結果。要明確人才競爭地位可從幾方麵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