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國內巨頭必要的修煉之術(3)(3 / 3)

無限商機“史無前例”

有學者指出,國際品牌“下鄉”將是未來10年內中國營銷新趨勢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現在已經普遍有這樣的說法:“世界的消費支撐點在亞洲,亞洲的消費支撐點在中國,中國的消費支撐點在二、三線城市。”

但我們的關注點還不止於此,還包括廣大的農村市場,對此有學者指稱為“大農村市場”。因為市場終究是由各個具體企業具體去實施攻伐守禦的,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甚至不同的企業家個性都將影響其對市場區隔的劃分,在此,我們不妨籠統地稱為“二、三線市場”。

在這裏,已經產生了不少的商業奇跡,現在它還在演繹著新的商業奇跡:非常可樂,飲料業老大;格力,空調業老大;波導,手機業老大;腦白金,保健品老大;奇強,洗衣粉老大……縱觀這些取得輝煌業績的企業,你會發現它們的共性都是從二、三線市場成長起來,壯大為該行業的龍頭老大。它們的崛起給不諳中國國情的跨國巨頭們帶來沉重的壓力。

這個市場的價值已經清晰地展示在我們麵前,今天我們理當對它投入更多的關注,誰忽視它誰就會在競爭中付出代價。

在藥品銷售領域,步長集團、揚子江藥業、彙仁集團、紅桃K藥業、修正藥業等大舉進軍二、三線市場,年銷售額相繼突破人民幣10億元,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一向操作穩健的天津天士力,也隨後組建專門的銷售隊伍加入到進軍二、三線市場的行列,其生產的複方丹參滴丸單品種銷售也突破10億元。

還有更多的企業在從這裏向行業第一發起衝擊。

二、三線市場的市場容量到底有多大?有人說它與一線市場相當,有人說遠比一線市場高。我們無法做確切的統計,但我們知道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很多行業的龍頭老大都是從這裏“發家”,從這裏“淘到金子”,從這裏獲得的市場份額超過了坐鎮一線市場的競爭對手。

2003年,美的空調、小天鵝空調都將目光從直轄市、省會城市等一線市場轉向二、三線市場。這是由於國內大城市的空調消費已日趨飽和,使空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相比之下,像縣級地區這樣的二、三線市場仍然存在著部分空白,占國內空調市場份額的1/3,銷量大約在600萬台左右。

當眾多企業為爭奪一線市場而進行你死我活的競爭時,一些企業則已將市場的觸角深入到二、三線市場,強化對地級、縣級、鄉鎮市場的開發。這裏既有本土企業,也不乏跨國企業。

波導成立了28家省級銷售公司、300多個地市級辦事處,專攻地市級城市、內地城市及城鎮,把銷售服務網絡延伸到鄉鎮,發展起5000多人的營銷服務隊伍,擁有5萬個零售終端,號稱“中國手機第一網”。 長虹集團已投資4億元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分公司,發展了2萬個許可證經銷商,並以小戶、小區域經營為主要特征。

20世紀90年代以後,二線以下城市和農村地區逐漸成為微型車的主要市場。於是,在1998年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出在全國各地建立了30多個分銷中心、200多個銷售分公司和下屬直銷店,建立廠家直銷為主的銷售終端體係,使長安的營銷網絡基本覆蓋全國地級市場……

誰擁有二、三線市場,誰先占有二、三線市場更大的份額,誰就能贏得主導市場的話語權。對此,本土企業和跨國企業都明明白白地看到了。

在這個廣闊而特性多樣的市場上,一場精彩紛呈的大戰已經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