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明星營銷:選對“潛力股”(2)(2 / 2)

中國體育營銷曆史發展短暫,製造明星效應、由體育明星出任品牌代言人的營銷方式已成為當前企業對於體育營銷手段最為普遍的一種認知。這幾乎成為了中國體育營銷約定俗成的潛在含義。雖然俗套,但經過市場檢驗,證明這種方式恰恰是最簡單也是最為有效的借力方式。不僅是在中國體育營銷界,甚至在國際體育營銷界,這一簡單和有效的營銷手段都會長久地存在和使用下去。

公信度高,知名度良好,是明星或公眾人物擔任形象代言人的根本性前提條件。因此,劉翔、姚明、郭晶晶等體育明星都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形象代言人,其中又以劉翔最為搶眼,像可口可樂、耐克這樣的國際知名大品牌都聘請他作為做中國地區的形象大使。所以,在談到韓曉鵬冬奧會奪金後在體育營銷上的商業價值時,首先要說的還是他的形象代言問題。

妥善處理“幸福的煩惱”

雖然韓曉鵬被稱為“雪上劉翔”,但兩者還是有所不同的。首先,劉翔在走進奧運賽場之前,就被作為最有希望為中國爭取奧運會獎牌的男選手被輿論宣傳了3年,為社會所廣泛關注。從商業角度說,這3年時間的宣傳可以視為無形的社會成本投入,因此,借助劉翔的成功推動體育營銷是有所鋪墊的,是水到渠成的。而韓曉鵬的冬奧會奪金完全是一飛衝天式的,此前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僅按理性的商業思維來分析,缺少社會成本也許是一種遺憾,但商場上的很多事並不完全是按照既定的規律運作的,也並不完全是理性的。所以,商家如果能夠抓住有利時機,借助冬奧會的餘熱,尋找一個精妙的切入點,借助韓曉鵬進行體育營銷,其廣告效應是不可小覷的。

同時,社會成本的缺項在商業邏輯上也決定了韓曉鵬雖然是“雪上劉翔”,但在代言收費的標準上是不可能超過劉翔的,甚至與劉翔的廣告身價是完全不等量的。廣告身價,是“雪上劉翔”韓曉鵬與劉翔相比時的一個劣勢,但對商家而言,這從另一方麵來說恰恰可以是“優勢”。如果此時商家及時出手,成為首吃“螃蟹”的人,短時間內,韓曉鵬的身價將會迅速提升。

最後,雪上運動在中國的普及程度不高,而社會關注度偏低也導致了韓曉鵬代言形象的局限性偏大。

和劉翔一樣,冬奧會奪金自然也為韓曉鵬在更廣闊的社會舞台上演繹精彩人生開啟了一道大門--從體育競技走向商業領域。在完成了奧運會奪金的驚世一跳後,韓曉鵬要麵對接踵而至的“幸福的煩惱”,對此,韓曉鵬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在這一方麵,劉翔在奧運會奪冠後的經曆對韓曉鵬同樣具有示範作用。

奧運會後,劉翔的商業開發原則是“總量控製,分級開發”。雖有如此嚴格的控製原則,但前去與劉翔洽談商業合作的商家依然是“源源不斷”、“絡繹不絕”,劉翔的身價自然是水漲船高。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幸福的煩惱”。在商業價值的體現上,劉翔過於頻繁地為商家代言容易導致品牌價值的缺失。另一方麵,對於劉翔的競技事業,較多地參加商業活動也勢必會影響其訓練水平,對其運動成績不利。

未雨綢繆,在劉翔身上發生的“幸福的煩惱”很有可能出現在韓曉鵬身上。以劉翔為參照,韓曉鵬應該有充分的準備並采取相應的對策。

雪上運動產業化鏈條尚在形成中

體育明星形象代言顯然不代表中國體育營銷的全部,而韓曉鵬神奇奪冠在體育營銷的開發上也不僅僅局限於形象代言的意義。近年來滑雪運動在我國北方悄然興起,僅北京一個城市就建起了二十幾個大型滑雪場。滑雪運動在國外素有“冬季高爾夫”美譽。在娛樂性和趣味性上,滑雪運動和高爾夫有著相似之處,吸引著眾多參與者。目前,在中國開展滑雪運動所麵臨的問題是缺乏一種外在的推力。恰在此時,韓曉鵬冬奧會奪金,為中國大力開展雪上運動製造了一個興奮點。有誌於此的關聯企業,為什麼不“及時當勉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