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
作者:梁曉陽
七八月的時候,庫爾德寧草甸進入了一個美麗而熱鬧的季節。先是高低起伏線條柔軟的草甸山包上那些鮮花的迷惑,然後是歡快的牛羊馬和忙乎著的蜜蜂。這時候,哈薩克人的娛樂節目——阿肯彈唱也開始舉辦了,這是那些生活在草原、高山、森林、大漠環境中的哈薩克人,長期以來以豐富的情感、剽悍豁達的氣質,融合了富饒美麗的大自然的精華,通過一年又一年的活躍而迸發出無窮的智慧,創造出了這種絢麗多彩的草原文化。
關於阿肯彈唱會,有一個淒美的傳說。很久以前,伊犁草原上有一個美麗的姑娘,特別擅長彈奏冬不拉,她每天在湖邊草原上為牧民彈唱,叮叮咚咚的優美音樂讓湖水更加澄澈,馬牛羊更加肥壯,牧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不久,姑娘有了意中人。可是有一天,她正在湖邊梳洗歌唱,懷念遠方的情人時,當地一位巴依老爺的兒子看到後起了歹意,強迫她與自己訂親,說是不同意就要殺死她和她的父母,還要殺死支持她的鄉親。善良的姑娘和憨厚的父母被迫答應。婚期一天天臨近,堅決不情願與他成親的姑娘在湖邊悲痛憂傷地唱著歌,就在這時,天邊跑來了一匹白色的駿馬,駿馬在姑娘麵前停住,她上了馬背,帶著她和她的情人飛快地跑向遠方。姑娘舍不得離開善良的父母和鄉親,便把心愛的冬不拉扔在了草原上,草原便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中……從此每逢盛夏,哈薩克牧民就要自發聚集在草原上歌唱,懷念那對自由戀愛的情人,同時表達對自由生活的向往。那些喜歡彈唱的牧民,經過一年又一年的鍛煉,漸漸成為了一個個出口成詩、能彈唱的阿肯,阿肯們在草原上舉行一年一度即興彈唱的演唱會,這種演唱會開始成為哈薩克族人的一種娛樂形式。
阿肯彈唱會上的阿肯們都是經過有關部門或者各個部落精心選拔出來的精英選手,他們中有飽經滄桑的前輩藝人,也有初露鋒芒的年輕牧民,有歌如清泉的中年婦女,也有喉如夜鶯的姑娘媳婦……
在庫爾德寧遭遇一場阿肯彈唱盛會被我看作是一個熱愛草原的人一生的機緣與幸運。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機緣與幸運被我擁有了。
2007年7月下旬,在一個霞光燦爛的上午,大約九點,我駕駛著摩托車進入庫爾德寧草甸閑逛。這天從莫乎爾鄉到庫爾德寧林區的大小車輛絡繹不絕,人們騎著摩托車和他們的馬匹紛紛往裏趕。我就猜想,肯定是林區裏麵在舉行一個什麼盛會。其實許多人早就知道了,伊犁州第15屆阿肯阿依特斯彈唱會(阿依特斯,哈薩克族曲藝的典型代表,是一種競技式的對唱表演形式,是哈薩克民族民間口述文學中內容最豐富、在群眾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文學類型——百度百科)預選賽在旅遊景區庫爾德寧舉行,這天,來自伊犁八縣二市的12名民間“高手”要進行對弈。
那天的天氣好得不能再好,幾團白麵饃饃一樣的白雲浮遊在幾株長在陡坡的樺樹頂上。十點,當我一邊觀賞著路邊的美麗景色一邊駕駛摩托車來到開闊的草甸上時,選拔賽已經開始了。草坡上聚滿了人,人們都拴好了馬,在草地上鋪展了花氈,有的盤腿坐著,有的側身躺著,但個個都翹首以待。在一塊平展碧綠的草甸上,一張塑料圓桌擺在中央,桌子左右兩邊分別放著一個話筒,兩個大喇叭擺在十多米外的兩棵巨大胡楊樹下。在場地周邊,銀色氈房在一座座胡楊樹和樺樹下閃現,孩子們在氈房和演出的草甸之間來回奔跑。
一男一女兩位阿肯分坐在塑料圓桌兩邊的塑料椅上,男阿肯先彈撥出一段激昂的樂音,如一陣迅疾奔騰的馬蹄聲將氣氛驟然挑起,然後大聲流暢地歌唱一段,我猜大概是她將幾個問題拋出,等候女阿肯回答,因為問題問得巧妙,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時候,女阿肯不慌不忙,左手托著琴柄手指抹著琴弦,右手輕勾彈撥,舒緩的樂音叮叮咚咚響起,對於男阿肯的問題對答得不徐不緩,大概是回答得機智幽默,人群中笑聲掌聲不斷,可能是女阿肯反過來又提問男阿肯。女阿肯神情泰然,幾句尾音唱過之後,手上的冬不拉也戛然而止,然後是自己的從容傾聽和等候。這樣的場景,多年以前我們曾經多麼熟悉啊,那是歌劇中的劉三姐與阿牛哥的對唱場景,一問一答,節奏緊湊,俏皮幽默,真情畢現,可見淳樸的感情,即使遠隔關山,飛沙踏雪,也能找到許多共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