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不但要有魄力,而且還要有判斷力,擺脫其他外務的誘惑,不為一
切名利權位等等虛榮而中途改道。這樣,才能促成一個人走向人生的絢爛。
名譽畢竟是人的身外之物,雖然很重要,但是,人的生命更重要。為了追求名譽,而影響、
損害健康,甚至送掉性命,這是舍本逐末,是最愚蠢的選擇。
不過,幾乎沒有人不喜歡鮮花和掌聲。在成長的過程中,你肯定也會多次與鮮花和掌聲打交
道。如果你沉迷於其中,並且為了保護這份聲名而願意損失其他一切,甚至包括健康,那就
是一種愚蠢至極的行為,而你的這份虛榮心,最終會使你喪失一切。
青少年如若過早地鑽營於名利場,不僅會迷失心智,一無所成,甚至連人性中美好的東西都會泯滅。在你能夠聲震人間之前,請你先學會緘默,與名利場保持應有的距離。
成長導航
莎士比亞曾說過:“名利是一件無聊的騙人的東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麼功德,失去它
的人也未必有什麼過失。”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事業有成的人,他們常常在這種名譽下,生活得很苦很累,失去了常人生
活的樂趣,總是想著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這就像給自己帶上了
名譽的枷鎖,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命的本真。
麵對聲名,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要懂得珍惜,也要為自己爭取良好的聲譽,但不能被
它們打垮,不能被外在東西所累,否則,當你被虛名所累時,你就逃不脫虛榮的怪圈了。
不為虛榮役使就是一切以人為本,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該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就不要被眼
前的花環、桂冠擋住前麵的道路,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拋開這一切身外之物,走自己的路,幹
自己的事,不因小成就妨礙自己的大成功,這樣,才能使你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生活總有不完美,要學會原諒
一件東西從來不會完美,即使在一粒最好看的葡萄上,你也會發現幾個斑點。 ——莎士比亞
真正完美無缺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我們應當學會原諒生活的不完美,不要因為遇到了一些挫折或者自身存在一些缺憾就心生抱怨,消極對待自己的成長和未來。
一個殘疾人來到天堂找到上帝,便抱怨上帝沒給他一副健全的體格。上帝什麼也沒說就給殘疾人介紹了一位朋友,這個人剛剛死去不久才升入天堂,他感慨地對殘疾人說:“珍惜吧朋友,至少你還活著。”
一個官場失意被排擠下來的人找到上帝,抱怨上帝沒給他高官厚祿,上帝就把那位殘疾人介紹給他,殘疾人對他說:“珍惜吧,至少你的身體還是健全的。”
一個年輕人找到上帝,抱怨上帝沒讓自己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尊重,上帝就把那位官場失意的人介紹給他,那人於是便對年輕人說:“珍惜吧,至少你還年輕,前麵的路還很長。”
是的,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太圓滿,每個人的一生都有缺憾,與其抱怨一切,不如珍惜一切。
在國外,有一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僅僅三十多歲就已經紅得發紫,譽滿全球,而且還有一個溫柔體貼的丈夫和活潑可愛的兒子。一次,她到鄰國來開獨唱音樂會,入場券早在一年以前就被搶購一空。當晚的演出也受到了極為熱烈的歡迎。演出結束後,歌唱家和丈夫、兒子從劇場裏走出來的時候,一下子被早已等候在那裏的觀眾團團圍住。人們七嘴八舌地與歌唱家攀談著,其中不乏讚美和羨慕之詞。
有的人恭維歌唱家大學剛剛畢業就開始走紅,進入了國家級的歌劇院,成為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員;有的人恭維歌唱家25歲時就被評為世界10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也有的人恭維歌唱家有個腰纏萬貫的某大公司老板作丈夫,而膝下又有個活潑可愛臉上總帶著微笑的小男孩……
在人們議論的時候,歌唱家隻是在聽,並沒有表示什麼。當她等人們把話說完以後,才緩緩地說:“我首先要謝謝大家對我和我的家人的讚美,我希望在這些方麵能夠和你們共享快樂。但是,你們看到的隻是一個方麵,還有另外的一個方麵沒有看到。那就是你們誇獎的活潑可愛臉上總帶著微笑的小男孩,不幸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而且,在我的家裏他還有一個姐姐,是需要長年關在裝有鐵窗房間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歌唱家的一席話使人們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這時,歌唱家又平靜地說:“這一切說明什麼呢?恐怕隻能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上帝給誰都不會太多。”
是啊,上帝是公平的,他帶給每個人幸福生活的同時,也會給他們帶去痛苦和缺憾,這些缺憾可能是身體上的一些缺憾,才智上的一些缺失,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挫折,麵對這些生活中的缺憾,是反複強調自己的缺憾而在痛苦和自卑中艱難度日,還是正視缺陷,把它當作特別的賜予,安然地享受生活,其實,就看你如何選擇。
每個人的生活都難免會有缺憾,但如果你能積極麵對它,以一種樂觀的心誌去超越這些缺憾,那麼你會發現,美好的生活就在我們身邊。
成長導航
我們看清了自己,再來看生活,也許多了些許寬容在裏麵,生活本身,並不是可以實現所有幻想的萬花筒,生活和我們是相互選擇的,不該過分計較生活的失言,生活本來就沒有承諾過什麼。它給予的,並不總是你應當得到的,而你所能得到的,是憑你不懈的真誠和執著所能得到的。
原諒生活是一種積極有效的生活方式,原諒生活,不是可以淡漠所有的不公,不是為了超脫凡塵中的恩怨情仇,而是要正視生活的全麵,以緩解和慰藉深深的不幸。相信生活,才能原諒生活,如果你的桅杆折斷,不論是你自己的錯,抑或是生活的錯,都不要再悲哀地守著蕩舟的孤獨。
隻貪圖眼前安逸的人,結局多是平庸
壞人活著是為了吃與喝,而好人是為了活著才吃與喝。 ——蘇格拉底
一開始就選擇享受的人和一開始就執著奔波、千錘百煉的人最後的結局都是後者成了珍品,
前者成了廢料。
大山裏有兩塊石頭,一天,第一塊石頭對第二塊石頭說:
“咱們去遠方吧,能夠搏一博,不枉來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塊石頭說,“這裏多舒服啊,周圍花團錦簇的,誰會那麼蠢地去辛苦,再說路上的折磨會讓我粉身碎骨的!”
於是,第一塊石頭隨山溪滾湧而下,曆盡了風雨和大自然的磨難,它依然義無反顧執著地在
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塊石頭譏諷地笑了,它在高山享受著安逸和幸福,享受著周圍花草
簇擁的暢意,享受著那些美好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