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細節,影響成長,見證未來(3 / 3)

不光如此,王永慶每次送貨上門後,還要用本子記下這家的米缸有多大,有多少人吃飯,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的飯量如何等等。他根據記載的情況估計顧客會什麼時候要米。等時候一到,不用顧客上門,他就將相應數量的米送上門來了。

在送米的過程中,王永慶發現,當地的許多居民大多數都靠打工為生,經濟條件不富裕。由於王永慶是主動送貨上門的,貨到要收款,有的顧客手頭緊張,一時拿不出錢來,會弄得大家都很尷尬。於是,王永慶采取“按時送米、定時收錢”的辦法,先送米上門,等他們發工資後,再約定時間上門收錢。這樣極大地方便了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顧客,同時在社會上樹立了好口碑。

經過一年多的資金、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一個碾米廠,並把它設在最繁華的地段。從此,王永慶開始了向台灣首富的目標邁進。

又如,美國希爾頓大酒店發現旅客最害怕的是在旅館住宿會睡不著覺,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認床”,於是和全美睡眠基金會達成協議,聯合研究是哪些因素促使一些人一換了睡眠環境,就會難以入眠,然後對症下藥,消除這些因素。從1995年3月起,美國希爾頓大酒店用不同的隔音設備,為顧客配用不同的床墊、枕頭等,歡迎顧客試用。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驗,摸索出一種基本上適合所有旅客的辦法,從而解決了一些人換床後睡不著的問題。

從細小處著手,致力於從細小處創新,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成長導航

一本書上說,中國和日本兩國的工廠使用一樣的設備,一樣的技術,造出來的產品質量卻相差十倍,追尋根源,隻因為,整台機床設備要求,每天必需擦試六次。日本的工人每天不折不扣的執行。而中國工人,前兩天執行,第三天就減為五次,依次是四次……

其實什麼行業都好,隻有差的人,沒有差的崗位。在一個個平凡的行業,成就了一個個奇跡。同樣在一個個平凡的崗位,成就了一個個英雄,一個個偉人。

要拒絕浮躁,甘於從細小的地方做起。正如沃爾瑪的創始人薩姆·沃爾頓所說:“隻要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你每天就會盡自己的能力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也會從你這裏感染這種熱情。”也隻有將平凡的工作做好、做深、做細,才能經得起別人的把玩、品味。今天已進入微利時代,隻要有一個行業能產生暴利,立刻會有大量的資本進入。那些暴利會瞬間即逝,奇跡很難再發生。縱然你成功了,就像比爾·蓋茨所說:“微軟距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想要成功,隻有從細微處著手,做好每一天應該幹的細小工作。

追求每一個細節的完美,才能做到盡善盡美

如果你能夠真正地做好一枚曲別針,要比製造一架粗陋的蒸汽機更有價值。 ——阿爾伯特·哈伯德

有一天,聞名於世的雕塑家羅丹在他的工作室向一位來訪者解釋——為什麼自這位參觀者上次來參觀到現在,他都一直忙於這一個雕塑的創作,而迄今還有一部分仍未完成。羅丹一邊用手指著雕塑一邊認真地說:“這個地方,我仍需要再潤色一下,讓它看起來更加光彩奪目,這樣整個麵部的表情會因為光彩的增加而更柔和。當然在它的襯托下,”他又用手指了一下說,“那塊肌肉也會顯得強健有力。然後呢,”他頓了一下說:“嘴唇會更富有表情。當然,全身會因為以上的種種而顯得更加有力度。”

那位來訪者聽了羅丹的介紹,疑惑不解地說:“您所說的相對於這座雕塑像來說,好像都是些瑣碎之處,它們在整個雕像中並不是那麼引人注目!”

羅丹回答道:“也許如此,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也正是你所說的這些瑣碎的、不引人注目的細小之處才使整個作品趨於完美呀!而對於一件作品來說,完美的細小之處可不是件小事情呀!”

那些凡是能夠在事業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大都是像羅丹一樣認真地對待自己要做的事情,他們做事精益求精,盡善盡美。事實證明,一個人隻有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去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生活中,一些青少年做事情淺嚐輒止,往往在事情還沒有臻於完美的時候便匆匆了事,結果自然是錯漏百出,不盡如人意。俗話說,“慢工出細活”,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須認真細致地做好每一個細節,追求每一個細節的完美,這樣才能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成長導航

偉大源於細節的積累,我們不缺乏智慧,我們更要注重細節。惠普公司的創始人戴維·帕卡德先生說: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故能就其高”,想要做成大事情,必須從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起,因為他們是大事情成功的前提和基礎。

有人曾經說過:“輕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禍患不相上下。”許多年輕人之所以失敗,就是敗在做事輕率這一點上。這些人對於自己所做的工作從來不會做到盡善盡美。

許多人在尋找自我發展機會時,常常這樣問自己:“做這種平凡乏味的工作,有什麼希望呢?”可是,就是在極其平凡的職業中、極其低微的位置上,往往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分水嶺在於: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地,絲毫不會放鬆;成功者無論做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疏忽。

注重小節,方能成大業

不矜細行,必累大德。——佚名

生活中,許多青少年總認為要成大事就要不拘小節,否則就會被小節拖累,其實這種想法是偏頗的。注意小節對事情的周密安排,是一種責任、品質的表現。

史書上記載有一則“滅官燭”的故事。有一州官晚上辦公批閱公函時,用的是公家的蠟燭。等到閱讀家書時,就馬上吹滅公家的蠟燭,點燃自己買來的蠟燭。他認為,這樣才能公私分明,體現自己的人格。康熙年間,某書生見一人掉下一文錢,便用腳踩住,待那人走後,俯身將錢撿走。這一舉動正好被江蘇巡撫湯默庵看在眼裏。後來,這個書生通過了吏部考試,被委派到江蘇常熟任縣尉。但沒等到那書生上任,湯默庵即將其罷免。理由很簡單,湯默庵認為,那書生未當官時就如此貪小,一旦當了地方官,一定貪得無厭。湯默庵以小見大,從那個書生微不足道的“小節”之中,看到了他的道德和品行。

小節非小,事事關大。忽略所謂的小節,會給自己的事業和人生帶來具大的障礙和麻煩。

不妨再比我們細品一件發生在我們周圍的真人真事。

國內有家工廠,為了能從美國引進一條生產無菌輸液軟管的先進流水線,曾做了長期的艱苦努力,並終於說服了對方。可是,也就是在簽字的那一天,在步入簽字現場那一刹那,中方廠長突然咳嗽了一聲,一口痰湧了上來,他看看四周,一時沒能找到可供吐痰的痰盂,便隨口將痰吐在了牆角,並小心翼翼地用鞋底蹭了蹭,那位精細的美國人見此情景不由地皺了皺眉。

顯然,這個隨地吐痰的小小細節引起了他深深的憂慮:輸液軟管是專供病人輸液用的,必須絕對無菌才能符合標準,可西裝革履的中方廠長居然會隨地吐痰,想必該廠工人素質不會太高,如此生產出的輸液軟管,怎麼可能絕對無菌!於是美國人當即改弦更張,斷然拒絕在合同上簽字——中方將近一年的努力也便在轉眼間前功盡棄!

隨地吐了一口痰結果砸了一筆大生意,這難道不值得三思!

許多行為不過是無傷大雅的小事,有人常以“大家都這麼做,我有什麼辦法”為自己“不拘小節”做擋箭牌。但恰如《格言聯璧》裏所說:多少良心就在“不為過”這三字下抹掉了,多少體麵也就在“沒奈何”三字前被抹去!你所“不拘”的“小節”,恰是做人的“大節”。

成長導航

小節意味著一切。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節,如疏忽禮貌,不經意地失言,其實最能消耗感情帳戶的存款。在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正是這些小事。和朋友在一起最容易忽視小節。雖然和朋友在一起可以隨便些,但也絕不能太肆無忌憚。當你不拘小節到讓他感覺不尊重他的地步,那就過分了。假如你認為和朋友關係好,隨便拿他的東西也無需打個招呼,很可能哪一次,朋友就生氣了。當有人向朋友借東西,你替他做主答應或拒絕,這都是不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