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問:“整理放錯的圖書,感覺不就像是當偵探嗎?”管理員回答:“那當然。”接著,男孩興奮地在書架的迷宮中躥來躥去,下班時,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錯地方的圖書。
第二天他來得更早,而且更加努力。幹完一天的活後,小男孩正式請求管理員讓他擔任小圖書管理員。又過了兩個星期,小男孩突然邀請管理員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時,孩子母親告訴管理員他們要搬家了,到附近一個住宅區。臨走前,小男孩一臉擔心地對管理員說:“我走了,誰來整理那些站錯隊的書呢?”
沒過多久,小男孩又在學校的圖書館門口出現了,並欣喜地告訴管理員,那邊的圖書館不讓學生幹,媽媽把他轉回這邊來上學,由他爸爸用車接送。
小男孩認真地說:“如果爸爸不帶我,我就走路來。”
管理員沒想到這個小家夥這麼有責任感,他更沒有想到的是:小男孩長大以後,成為了信息時代的天才——微軟公司的開拓者,他就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事無巨細,再小的事也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全部素質,比爾·蓋茨之所以能夠有今天這麼大的成就,主要是他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別人肯下功夫。生活中,能夠關注細節的人肯定是很細心的人,細節作為一種素質,就能通過一件普通的事情反映出來。
成長導航
細節歸根到底是責任心。因此,要想具備細節意識和細節觀念,首先必須樹立責任心。隻有從小事做起,端正態度,才能真正發現細節、注重細節。小事不能小看,細節方顯魅力。以認真的態度做好每一件小事,以強烈的責任心對待每個細節。處理好細節才是致勝之道,隻有小事做好了,才能在平凡之處創造出最大價值。
被忽視的小錯常造成未來的悲劇
魔鬼往往隱藏在細節中。 ——諺語
所羅門國王曾經說過:“萬事皆因小事起,你輕視它,它一定會讓你吃大虧的。”西諺有著“魔鬼藏於細節”的說法,這些話都在強調這樣一個事實:細節決定成敗。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注重細節,不能在小處出差錯。
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00餘萬元。然而,這麼一起嚴重的事故,其直接原因竟然僅僅是一個煙頭:一位員工到倉庫內放包裝箱時,不慎將吸剩下的煙頭掉落在地上,隨意踩了兩腳,在並未確認煙頭是否被踩滅的情況下匆匆離開了倉庫。當日11時左右,煙頭將倉庫內物品引燃。
而此時,中百商廈當日保衛科工作人員卻違反單位規章製度,擅自離開值班室,未對消防監控室進行監控,沒能及時發現起火並報警,延誤了搶險時機。同時,他們得知火情後,違反消防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和本單位製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方案中規定的緊急通知浴池和舞廳人員由邊門疏散的要求,未能及時有效組織群眾疏散,致使顧客及浴池和舞廳人員在發生火災後未能及時逃生,造成特別嚴重的後果。
一個煙頭,54條人命!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得令人難以承受。
雖然政府對這起特大火災的處理已落下帷幕,但火災刻在人們心中的印記、留給社會的思考卻遠未結束。表麵看來,是一隻小小的煙頭引燃了這場人間慘劇,但是尋找其根源,奪去54條人命的,不是現實中忽明忽暗的煙頭,而是有關人員馬虎輕率的工作作風,這才是導致悲劇的最直接的原因。
建築一座大樓,如果因為馬虎、不嚴格而發生計算上的錯誤,整個大樓就要倒塌;煉鋼如果馬虎,在化學成分上有點錯誤,就要出廢鋼;在藝術工作上如果馬虎,一個動作、一個唱腔、一個筆畫都不嚴格要求,那就不可能演好戲、畫好畫;在財務會計工作上,錯一個小數點,就會亂成“一鍋粥”;在社會科學上不嚴格,就會因錯誤的分析而得出錯誤的結論,而要使火箭和宇宙飛船上天,不要說不能有001的誤差,連000……1的誤差都不能有。馬虎、不嚴格,哪怕有再大的本領也很難取得成功。
一位青年發誓要排除萬難攀登一座高峰,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他出發了,然而,他卻辜負了大家的希望,放棄了。當人們問及原因時,所有人都震驚了——使他放棄的原因竟是鞋中的一粒沙!原來,在長途跋涉中,惡劣的氣候沒有使他退縮;陡峭的山勢沒能阻礙他前進;難耐的孤寂沒有磨去他堅定的信念;噬人的疲憊也沒有使他畏懼……但不知何時,他的鞋裏落入一粒沙,原本他有時間和機會把那粒沙從鞋裏倒出來的,可是他並沒有那樣做,因為在我們這位青年勇士的眼中,這粒沙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的確,比起青年所遇到的其他的困難來說,那粒沙的存在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然而他越走下去那粒沙越是磨腳,最後終於到了每走一步都伴隨著錐心刺骨的疼痛的地步!這時他才意識到這粒沙的危害,於是,他停下腳步準備清除沙粒,但卻驚異地發現他的腳已經被磨出了血泡!沙雖然被清除出去了,可是腳上的傷口卻因感染而化膿。最後,除了放棄,他別無選擇。
讀完這個故事,也許你會替青年的遭遇感到惋惜,然而就在我們惋惜的同時,更應該做的是不要重蹈他的覆轍——忽略身邊的任何一件小事。要知道,即便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我們也要把它做到完美、極致,千萬別讓一粒沙成為你成功的阻礙。
成長導航
關注小錯誤是每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成功者從來不會因為錯誤小就放過錯誤,而都是認真對待。
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任何一個小小的錯誤都有可能引起嚴重的甚至致命的後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說,承認錯誤,勇擔責任應從小錯開始。假如你總是無視小錯,而不去關注它、改正它,那麼,失敗和低水平表現就會變成理所當然的事。
小處著眼,同樣是一種智慧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戴維·帕卡德
有位醫學院的教授,在上課的第一天對他的學生說:“當醫生,最要緊的就是膽大心細!”說完,便將一隻手指伸進桌子上一隻盛滿尿液的杯子裏,接著再把手指放進自己的嘴中,隨後教授將那隻杯子遞給學生,讓這些學生學著他的樣子做。看著每個學生都把手指探入杯中,然後再塞進嘴裏,忍著嘔吐的狼狽樣子,他微微一笑說:“不錯,不錯,你們每個人都夠膽大的。”緊接著教授又難過起來:“隻可惜你們看得不夠心細,沒有注意到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進嘴裏的卻是中指啊!”
教授這樣做的本意,是教育學生在科研與工作中都要注意細節。相信嚐過尿液的學生應該終生能夠記住這次“教訓”。
其實渴望成功的青少年更需要養成注意細節的習慣。所謂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但是細節更為寶貴的價值在於,它是創造性的,獨一無二的。因為在每一個看似細小的環節當中,都凝結著傑出者點點滴滴的心血和智慧。
台灣富豪王永慶就是一個善於經營細節之人。
16歲那年,王永慶從老家到嘉義開了一家米店。當時,小小的嘉義已有30家米店,競爭相當激烈。而王永慶的米店地段偏僻,規模小,沒有任何優勢。剛開張的時候,生意十分冷清。
王永慶就背著米袋,一家一家的上門推銷,但效果就是不行。王永慶決定在米的質量和服務上下工夫。
20世紀30年代的台灣,農村還非常落後,做飯的時候,都要淘米,很不方便。但長期積累的習慣,買賣雙方都見怪不怪。
王永慶在這裏找到了突破口。他帶領弟弟一起動手,不辭辛苦,一點點的將米裏的秕糠、沙石之類的雜物挑出來,再出售。
這樣,王永慶店裏米的質量就比別人的高一個檔次,深受顧客的喜愛。同時,王永慶在服務質量上也更進了一步。當時,客戶都是自己來買米,自己扛回去。這對年輕人來說,也許並沒什麼;對老年人來說,就有些不方便了。王永慶注意到了這一點,便主動送貨上門。這些為米店樹立了非常好的聲望。
王永慶送貨時,還要將米倒到米缸裏。如果缸裏有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擦幹淨米缸,然後將新米倒進去,把舊米放在上層。這樣,使米不至於因存放時間過長而變質。這一精細的服務,贏得了許多顧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