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倫登找到英格蘭銀行前行長萊斯利·奧布萊恩。奧布萊恩設立了兼並監督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早在一代人之前就嚴厲批評了摩根建富在加勒赫——美國煙草公司與《世界新聞》大戰中的行為。鬥轉星移,奧布萊恩現在已是摩根建富國際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布倫登引述法律的規定,指出《銀行法》第17條規定:英格蘭銀行有權對經營不善的銀行官員予以除名。這一手顯然沒有對裏夫斯和沃爾什產生預想的效果。公司發表了一份聲明否認還將會有任何除名。

撒切爾開始向財政大臣奈傑爾·勞森施加壓力,要對吉尼斯事件進行更加嚴厲的處罰。她進行了一次異常的幹預。據說,她告訴勞森:"我要裏夫斯和沃爾什今天就離開,不是下一個星期或下一個月,而是今天中午以前。"這個指示及時地傳達到英格蘭銀行,接著又轉達到卡托勳爵率領的摩根建富代表團。在英格蘭銀行行長魯賓·利——彭伯頓的辦公室,摩根的人得到直截了當的警告,如果不采取行動,勞森會在下院宣布政府將挑選一屆新的摩根建富的管理成員。之後,卡托和另一位摩根董事彼得·凱裏爵士與裏夫斯和沃爾什進行了會麵,引用一位摩根建富的官員的說法,他們被"禮貌地逐出大門"。18按照撒切爾的要求,這兩巨頭在中午前滾蛋了。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逆轉:信奉自由市場的首相在倫敦金融城多年來最糟糕的一次災難中,沉重地打擊了倫敦金融城中最富有創新精神的公司。倫敦《金融時報》的一位專欄作家在論述科利爾和吉尼斯雙重醜聞時說道:"看上去市場能夠想象(或希望)摩根遭到的災難似乎沒有盡頭。"19吉尼斯醜聞對倫敦金融城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議會裏有人呼籲嚴厲整肅銀行家們。作為大衝擊的一個部分,政府成立了新的證券和投資委員會來監督一些自律組織。吉尼斯事件之後,改革者們想要加強這個委員會,使它更像美國證券委員會,而不應再是一個金融城主宰的團體。有人建議在收購期間,向購買股票提供第三方擔保應視為非法("西利格條款")以及阻止在兼並結果中有商業利益的公司購買股票的"裏克利斯條款"(因申雷工業公司的梅舒蘭·裏克利斯而命名)。倫敦金融城進一步從老朋友關係網絡轉成接受更為嚴格監管的金融中心。

在等待無休止的政府調查結果的過程中,摩根建富發現自己猶如身陷囹圄。1987年5月,歐內斯特·桑德斯被控損毀和偽造吉尼斯文件被捕。當年下半年羅傑·西利格被控偽造250萬英鎊發票,並將至少其中一部分用於補償"發燒友"成員而被捕。西利格進一步被控企圖製造錯誤市場,並在貿易和工業部1986年12月上旬對摩根建富第一次襲擊後兩個星期偷走了100萬英鎊。另有5名金融城著名人物被捕。

那年,兼並監督組裁定吉尼斯在釀酒公司大戰中違反了規定,這使吉尼斯有責任向前釀酒公司的股東支付8500萬英鎊的補償。吉尼斯可以挺得住這一打擊。但如果吉尼斯公司轉過來反訴摩根建富,那麼,這家相對較小的銀行就會搖搖欲墜了。摩根建富的官員們在這場貿易和工業調查中一直生活在噩夢中,吉尼斯可以給它致命的一擊。

然而,這種結果並沒有發生,吉尼斯似乎無意對它造成致命的傷害。公司長期的競爭對手華寶踩著摩根建富流血的軀體敏捷地登上了兼並業務第一名的位置,但在1987年摩根依然堅守在第二名的位置上。如果隻看上市公司,它在當年實際上保持住了頭名。客戶基本上保住了,雇員也沒有大量地流走。可能最惱火的要數第三世界的客戶,他們與摩根建富打交道主要是因為摩根上等典雅的名望,但現在卻成了在跟一家有汙點的銀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