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爾醜聞隻不過是拉開大幕,好戲還在後麵。1986年下半年對摩根建富來說是極其振奮的,資本金高達8.33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接著,艾萬·伯斯基在11月對一項指控承認有罪,同意因為內幕交易交付1億美元的罰款。這時人們尚未想到摩根建富會與此有染。但在調查科利爾時,根據一項新的雙邊協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和英國的貿易和工業部互相交換情報。正是美國當局向英國有關部門傳遞的關於伯斯基的情報推動了吉尼斯事件的調查。在收購期間股票上升這個可疑現象本身並沒有引發一場徹底的追查。
運用大衝擊賦予的權力,貿易和工業部開始采取行動。12月上旬,科利爾事件之後的3個星期,他們對位於波特曼廣場的吉尼斯公司總部和摩根建富同時發動了清晨襲擊,凍結了所有的記錄。接下來的一個月,倫敦報刊上排山倒海地登載了揭露文章,使公眾對金融城蘊蓄的憤怒都發泄出來了。大溫徹斯特23號中沒有人看出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西利格覺得公司會替他撐腰。有記者說:"西利格先生,你的同事要把你扔入狼窩。"他對此並不相信。他說:"你讓我感到非常憤怒。我們這裏非常團結。"15然而在強大壓力下,摩根建富告訴西利格他太引人注目了,不得不被犧牲。經過12月下旬一係列紛亂的決定後,摩根建富宣布不再充當為吉尼斯融資的商人銀行,並將其最耀眼的明星西利格解雇。由於吉尼斯董事會已經聘用拉紮德兄弟公司作為新的顧問,一些觀察家認為摩根建富的退出隻是一種空洞的公共關係姿態。
摩根建富希望這一舉動能夠把公司洗刷幹淨,結束醜聞。它向股東們就這一點散發了一份告慰信函。但公眾不肯就此罷休,要求進一步處理的壓力很大。即使在金融城內部,有人也對摩根建富受到懲罰而抑製不住地麵露喜色。"要是一家公司依靠非常富有攻擊力的雇員取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從來不想搞人緣關係或幫助其他公司——那麼,一旦他們摔了個大跟頭,立刻就成了孤家寡人,"一位競爭對手說,"大家看得很清楚,誰也沒有奮勇地營救他們。"在公司內部,本來就在晃動的地麵突然之間變成了流沙。一位前雇員回憶道:"最初的反應絕對是震驚和恐懼。這不像宣布一個重大事件,而好像水龍頭滴出肮髒的水。事情不斷發展。這確實是一件恐怖的事,使整個公司魂飛魄散。"1987年1月9日,桑德斯從吉尼斯董事長的位置上下台。一星期之後,普華永道概述了數額達2億英鎊的股票抬價陰謀,涉及的關係有好幾個國家。他們向吉尼斯董事會報告還有2500萬英鎊神秘的發票單據。這場陰謀的規模之巨大,幾乎難以令人置信。
曾幾何時,摩根建富還可以仰仗英格蘭銀行的善意,但它卻已經讓這一具有曆史意義的關係逐漸消失了。自從1973年約翰·史蒂文斯爵士去世之後,摩根建富就再也沒有一位董事能加入英格蘭銀行的理事會。有些人認為這說明官方不滿意摩根建富,而對其他人來說,這表明摩根建富缺少有地位的高級管理人員。英格蘭銀行的副行長喬治·布倫登對於開除西利格並不感到滿意,他認為裏夫斯和沃爾什不是惡棍就是笨蛋。直到1987年1月18日,年薪30萬英鎊的裏夫斯和年薪20萬英鎊的沃爾什仍然認為自己很安全,堅持繼續留在銀行裏。他們不認為存在著係統性的腐敗,需要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因此,也是這麼對雇員說的。一位前董事說:"他們把所有在公司融資部門的人員召集在一起說,管理層對大的交易進行了徹底的內部審查,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他們說"我們就待在這裏了,不會再有辭職。""這種一相情願在48小時之內就破碎了。考慮到臨近的大選,保守黨擔心因顯得在遷就金融城而受到打擊。瑪格麗特·撒切爾可能認為這是個機會,可以表現出嚴懲自己的支持者,從而削弱工黨的攻擊。金融城的許多人也害怕醜聞的蔓延會使人們呼籲建立法定的規章製度,而這種製度對金融城來說,總是很討厭的。一位前董事說,英格蘭銀行行長魯賓·利——彭伯頓在一次晚餐會上說,吉尼斯事件"是對信任基礎的全麵威脅,這種信任在我們的商業生活中,特別是在倫敦金融城依然占主導地位"。16人們非常擔心會輕饒這批金融家們,據說,保守黨的主要人物,撒切爾夫人的親密顧問約翰·威克漢姆說:"我們必須馬上將其銬上。"17"銬上"成了使公眾十分激動的比喻,表示嚴懲不貸,把不可一世者打倒在地。這個詞出現在幾篇匿名報刊文章之中,這個威脅是由政府官員透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