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們對主權國家發號施令,決不亞於對工業的頤指氣使,而國家就像公司一樣有他們的"傳統的銀行"。本傑明·迪斯雷利就曾經描述過"那些權限無邊的貸款商,有時君王和帝國的命運都得仰賴他們發出的貸款許可";12拜倫的一對排偶句描繪他們的"每筆貸款……或撐起一國,或傾覆一君"。13銀行家之所以獲得這樣的權力,是因為許多政府在戰時缺乏完善的稅收機製支撐戰爭開支。在經濟管理作為一項政府職責被建立起來之前,商人銀行行使著政府代理財政部門或中央銀行的職能。倫敦的銀行並不用自己的資金去放款,而是組織大規模的債券發行。他們通過與政府緊密合作,獲得了半官方的地位。約瑟夫·韋克斯伯格提到商人銀行時說:"它們在政治與經濟的邊緣地帶運營。"14摩根財團後來聲稱這個領域是他們的。這個領域還非常有利可圖,因為銀行家也要為主權國家管理外彙交易,並為債券付出紅利。任何一個倫敦望族都可以展開一卷煌煌的國家貸款記錄。在聖斯維辛巷的住所裏,羅斯柴爾德家族資助了威靈頓的半島戰役和克裏米亞戰爭。一條盡人皆知的俗語說,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財富導致許多國家的瓦解。1875年,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籌備了400萬英鎊的融資,使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蘇伊士運河的控製權,迪斯雷利曾笑著向維多利亞女王表示:"女王陛下,我認為羅斯柴爾德這樣的家族越多越好。"15除了資助路易斯安那購地以外,巴林家族還在滑鐵盧戰役之後資助法國償還戰爭賠款,這促使黎塞留公爵寫下這樣精彩的讚美之句:"歐洲有六強:英格蘭、法蘭西、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和巴林兄弟。"1845年,愛爾蘭土豆歉收,皮爾政府利用巴林家族的貸款購買美國的糧食和印度的粗麵粉以賑饑荒——即所謂的皮爾救濟糧。在美國內戰期間,巴林是俄國、挪威、奧地利、智利、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代理銀行。由於做了這些努力,主教門街8號的顯貴們在19世紀末被授予4個貴族爵位——阿什伯頓、諾思布魯克、雷維爾斯托克和克羅默。

為什麼商人銀行會掌握如此出色的管理國家事務的本領?作為私人合夥公司,這些小銀行不會受到儲戶或持股人的窺探,可以不憚於持有政治偏見。它們不必接受外部審查,一貫謹慎的作風使它們成為最理想的外交渠道。因為是給外貿進行融資,他們比那些在商業大街的銀行家們更具國際眼光,因為那些銀行家主要為英國工業融資,大多與店主打交道。

對於羅斯柴爾德和巴林家族的這一精英世界,朱尼厄斯·摩根心向往之——這一世界至今還把美國人拒之於外。皮博迪去世之後,朱尼厄斯需要采取敢作敢為的驚人之舉,以躋身於維多利亞時代融資的前列。做中國茶或秘魯鳥糞生意,或向商船隊長範德比爾特出售鐵軌,隻能賺取有限的利潤。朱尼厄斯已經快60歲了,隨著財富的增加也漸漸長胖了。他相貌堂堂,有6英尺高,額頭高聳,眉毛濃密,目光炯炯。作為薩維爾街定做裁縫店的早期的美國讚助人,他穿著普爾裁縫店款式老派的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