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財團》中譯本第一版於1996年出版。出版一部書固然不易,使之不被束之高閣更難。在書刊林立的當今世界,一本書若總能不乏讀者,應該說是作者的幸事。該書麵世後,受到了國內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在海外華人華僑讀者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這也是實現了我當年組織翻譯此書的初衷,我深感欣慰,倍受鼓舞。

六年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進入新世紀,經濟全球化蓬勃發展,世界範圍內大國綜合國力的位序排列正在加速形成,並隨時調整。中國的改革開放步步深入,綜合國力扶搖直上。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標誌,中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和對國際經濟活動的參與步入了新的階段,我們正處在一個全新的曆史坐標點上,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百年夢想將變為現實。但是,應當看到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在一個現代開放經濟的條件下,在西方發達國家占據經濟優勢的壓力麵前,如何科學地認識市場經濟的發展曆程與客觀規律,不斷提高駕馭現代市場經濟的能力,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必須麵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

我以為,要真正掌握現代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除了研究既有的經濟理論之外,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要下工夫研究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史。近現代曆史上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舉凡居於強勢地位的國家,大都是那個時代經濟思潮的引導者,這些時代思潮固然有其先進性和真理性的一麵,但同時也包含著有利於強勢國家的形而上學的成分——僅從技術性的層次來講,這些時代思潮往往將其在某個曆史階段的經驗加以絕對化,還常常混淆強勢國家與後進國家發展階段的差別。不明白這一點,不能堅持獨立思考,隻知照抄照搬的人,往往是要吃大虧的。我們對這個問題應有清醒的認識。我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從這個角度來說,研究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史恐怕至少是與研究西方經濟理論一樣重要的。

移譯西方市場經濟史料,是我們探索現代市場經濟規律的基礎性工作。近代中國人移譯西方經濟典籍,起到了開啟心智,活躍學術氣氛的積極作用。但其中經濟理論居多,而經濟史料甚少,這不能不說是有所缺憾的。

《摩根財團》一書作為對叱吒英美經濟政治舞台達兩個世紀之久的摩根財團,並逐步演變為J.P.摩根、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建富的專史,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作者羅恩·徹諾先生憑借客觀的史實和生動的敘述,為我們研究英美金融史乃至西方經濟發展史提供了鮮活的素材。該書清晰地展示了兩百年來美國各個曆史階段中金融界、工商界與政府角色的嬗變,揭示出美國現代金融體製的來龍去脈,這些史實和分析對我國金融改革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積我多年從事金融工作的經驗,深知金融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巨性,也感受到包括《摩根財團》在內的一些國外金融史對我的啟迪。譬如,《摩根財團》書中展示出的美國經濟史上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監管之間的關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來美國安然、世界通信等一些大公司頻頻傳出財務造假的醜聞,暴露出當代美國金融監管的薄弱,使美國經濟遭受了沉重打擊。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尚且發生如此令人震驚的怪事,發展中國家在前進過程中出現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這決不能成為發展中國家寬容自己和自我安慰的借口。曆史和現實都在昭示我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一定要正確認識金融自由化與金融監管之間的關係,在金融深化、放鬆管製、推進金融自由化的同時,必須把加強政府監管的文章做足、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