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杜暹拒賄(1 / 1)

第180章 杜暹拒賄

杜暹,是唐朝濮州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在任職婺州參軍期間,因為品行優良而受人愛戴。杜暹任滿離職之時,婺州同僚送給他一萬張紙。當時紙張很貴,且以宣州和婺州所產者為佳。杜暹無意受此貴重禮品,但又盛情難卻,於是隻取其中一百張當做紀念,因此被後人稱為“百紙參軍”。

後來,杜暹遷監察禦史,負責監察彈劾百官。開元初年,安西副都護郭虔瓘與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獻、鎮守使劉遐等不和。他們互相攻擊,並各自上奏朝廷指責對方,於是朝廷命令杜暹前往調查。接到詔命之後,杜暹率先調查西突厥一方的情況。西突厥見唐朝廷派杜暹來調查,便設宴款待,並在宴席間拿出許多金子作為見麵禮物贈送給杜暹。杜暹辭而不受,其隨從看到這種情況,就委婉地對杜暹說:“您來到這樣邊遠的地區,不可失去當地人民的情誼。”不得已之下,杜暹隻好暫時收下這些贈金。等到席盡人散之時,杜暹命令隨從將贈金悄悄地埋在自己所住帳篷的幕帳下。後來調查完畢,出境之後,杜暹便寫公文通知贈金的突厥人,讓他們收回埋藏在幕帳下的金子。突厥人接到杜暹的公文後非常吃驚,趕忙派人追趕杜暹,但是沒有追上。

杜暹接著又去安西調查實情,然後返京如實稟報。杜暹出使安西退還贈金的事,在當地突厥與其他各族人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們非常仰慕杜暹的清廉品格,希望杜暹到安西任職。當時在任的官員把當地人民這種心情奏明朝廷。朝廷見此,特任命杜暹為安西副都護。此後,杜暹在安西任職四年,撫恤將士,不辭勤苦,深得各族人民敬重。

知識拓展:唐代官員俸祿知識。

唐代官員的俸祿分歲祿、月俸、職分田三種,以實物、貨幣、土地形式支付。歲祿就是祿米,依品級按年發放;月俸則是對官員的補貼,包括食物、庶仆、雜用等多項,每月以錢支付;職分田是朝廷給官員的土地,本人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僅取其租稅,凡調任或離職則要交還。另外還有永業田,自諸王以下,至於都督或散官五品以上,按等級分授永業田,子孫世襲,皆免課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