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魅力初探
教學研究
作者:歐麗桃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讓語文課發揮其獨特的魅力?這個問題是語文老師經常思考的,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語文教學要以“簡潔為美”,語文教學訓練要紮實,語文教學應輕鬆進行,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語文課堂;魅力;簡潔;訓練;紮實;輕鬆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可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個情感的課堂、開放的課堂、感悟的課堂,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沃土。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教育的問題,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課堂上,教師一直在講,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隻是在聽,並沒有去思考,這使原本充滿樂趣的語文課堂充滿了無奈,語文失去了語言的美感,失去了語言的魅力,怎麼能讓課堂充滿活力,重展魅力呢?
一、語文教學“簡潔為美”
語文課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口頭語言和書麵語言的課。不要硬給語文課加重任務,拔高要求,也不要脫離學生實際,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學環節設計得過於複雜,也不要使教學方法花樣翻新,更不要讓課件充斥課堂,喧賓奪主。當前,有些課,容量太大,節奏太快,課件太多。教師連珠炮式地講話,手忙腳亂地演示,學生急匆匆地對答,掃描式地觀看,沒有回旋的餘地,沒有咀嚼回味的時間,知識如浮光掠影,訓練似蜻蜓點水。如此,知識如何能內化?技能如何能熟練?
鑒於此,語文課要“消腫”、“減肥”、“瘦身”,化繁為簡,削枝去葉,突出主幹,凸顯主體,理清主線。圍繞“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寫字)”“十字真經”,緊扣“知識、能力、方法、習慣”“八字要訣”,強調“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應用”四項要求。一堂課,目標要集中,任務要單一,要求要明確,訓練要落實。但不是說隻有一個要求,一項任務。也要重提“精講多練”,精講,即講精華,講精髓,講精煉,畫龍點睛,提要鉤玄,要言不繁,惜時如金。當然也要求學生問答簡明扼要。多練是相對精講而言,即讓學生多讀、多寫,自主參與言語實踐。當前語文教學中有“脫離文本,過度發揮”以及“用學生的集體討論代替學生的個體言語實踐”的現象,因此要強調,對話主要是和文本的對話,要深入鑽研教材,疑問主要從文本中來,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離文本,緊摳詞語,有時要咬文嚼字。把複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明了,使冗長拖遝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使複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素養。教學中要求麵麵俱到,平均用力,點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其實,正是這種“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語文教學更精煉、更精彩。所謂“簡潔為美”,意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