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如何處理師生關係的一點思考(2 / 2)

一個剛調來的年輕教師被學校安排接手一個令許多老師頭痛的班的班主任工作。首節課上,該班逢課必睡的“呼嚕王”的鼾聲雖然險些將她激怒,但剛才課上講述時那飽含的激情迅速衝淡了這一不良情緒。麵對“呼嚕王”醒來時那振振有詞、滿不在乎的樣子,她仍以輕鬆的神情、無怒而威的語氣希望該生課後寫份關於“上課為何要睡覺”的說明書,到辦公室來找老師。這位學生已經在前班主任手裏寫過N份字數M多的說明書了。麵對年輕的新班主任的要求,他心裏冷笑道,你用老辦法,我就用新手段。他再也找不出讓老師信服的理由來說明自己上課為何睡覺。哼!我難道還怕她!他這樣一想後,就把寫著:“老師,我沒什麼理由可講,每逢上課我就想睡覺。我錯了!”幾句話的說明書往老師桌子上一放便走了。接下來的幾天,他都擔心著老師會像原來的班主任那樣,要他重新寫一份數千字的說明書。可老師一直沒找他,而他心裏卻一直擔心著,上課也沒敢再睡覺……這樣過去了好長一段時間,他實在憋不住了,於是有一天他找到班主任說:“老師,你說吧,要怎麼處理我,要殺要剮你痛快點,你這樣把我一天到晚吊在這兒,我難受死了。”這位老師在認真聽完後笑著說:“你說你錯了,說明你已經認識到並承認了錯誤,老師已經滿意了你的解釋啊!一個認識到自己‘上課睡覺錯了’的同學,你想想看,還要老師怎麼處置呢?”他心理一股熱流往上湧,眼睛似乎要模糊了……

有經驗的老師都清楚,像這樣一個“屢教不改”的學生一般是很難從三言兩語的對錯誤的認識中徹底醒悟、改正過來的。但這位年輕班主任似乎相信他了。並從該生的感動中我們也似乎感覺到這份信任無需技巧,隻要熱愛。有了熱愛就會真誠。可以預言,這種真誠和熱愛會化作一種生活方式陪伴這位學生,以應對他可能出現的另一種令老師不安的表現……

我們同時也不難看到這位年輕班主任在對該“呼嚕王”的親近中所保持的理性距離。某成功人士曾把自己做CEO時處理與員工之間的距離比喻為“圓心與圓周的距離”,他稱之為“圓心理論”。雖然管理企業員工與管理未成年的學生有區別,但筆者認為這一理論的核心對我們教師處理好自己與學生的關係同樣具有指導意義:“圓心和圓周的距離。我認為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簡單,就CEO和員工的距離,我提出了我的圓心理論——公司所有的員工都是在圓的周邊,我在圓心。這就是說我和每個員工的距離都是等距離的。這是最簡單的距離,也是我認為最藝術的距離。”舍得對學生的問題的解決花時間等待(當然不是放任),是一種智慧、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