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悅寧騎上新買的自行車,準備和幾個朋友一起去郊遊。建宏見了,不解地問:“你常和他們幾個人混在一起,有什麼意思!還不如好好休息一下,在家睡一個懶覺,或看看電視什麼的。”
“嗨,這個你就不懂了。常和朋友一起聚聚,能加強彼此間的聯係,增進友誼啊!你看看你,整天獨來獨往的,這樣的日子哪有什麼樂趣可言。”悅寧說完,騎著自己的車走了。
常和朋友一起聚聚,朋友們會視你為知己,你也會獲得極好的人緣。
在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他人的支持,一個人的天性也需要他人的欣賞。沒有好的人緣,你即使有了好機會也會錯失;你雖擁有名與利,也隻會是富貴的窮光蛋。
因此,與其呆在家裏做一個“孤家寡人”,獨自享受一個人的樂趣,還不如走出家門,呼朋喚友好好地聚上一次,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彼此的快樂與憂傷。
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鬆懈,朋友之間逐漸互相淡漠,這是很可惜的。所以,一定要珍惜與朋友之間的友誼,即使再忙,也別忘了溝通感情。
德國前總理科爾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和他朋友互相聯係的方法有很多,“禮尚往來”、“交流”等,其中最普遍、最有人情味的一種是有空去朋友家坐坐。他和他的朋友在禮儀性的道別時,總不忘加一句“有空來玩”,不論這是否是一句發自肺腑的言浯,聽後都讓他的朋友感到溫情四溢,他自己似乎也可以從中體會到我是被人們接受的,是受人歡迎的人。朋友之間,也需要這樣的方式來建立良好的人際圈。
事實上,科爾所做的並不多,隻是有時間有心地去朋友家走一走,也許隻是隨意地寒暄幾句,也許進行一次長談。總之,科爾在努力加深對方對自己的印象,讓彼此之間越來越熟悉,關係越來越融洽。這也是科爾為什麼能在德國政壇上馳騁十幾年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這樣一個寓言:黃蜂與鷓鴣因為口渴,就找農夫要水喝,並答應付給農夫豐厚的回報。鷓鴣向農夫許諾它可以替葡萄樹鬆土,讓葡萄長得更好,結出更多的果實;黃蜂則表示它能替農夫看守葡萄園,一旦有人來偷,它就用毒針去刺。農夫並不感興趣,對黃蜂和鷓鴣說:“你們沒有口渴時,怎麼沒想到要替我做事呢?”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平時不注意與人方便,等到有求於人時,再提出替人出力,未免太遲了。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當你遇到某種困難,想找個朋友幫你解決時,卻突然想起來,過去有許多時候,本來應該去看他的,結果你沒有去,現在有求於人家就去找,會不會太唐突了?會不會遭到他的拒絕,在這種情形之下,你免不了要後悔“平時不燒香”了。
你也許會說,我很忙也很累,沒時間和朋友呆在一起,但我們要強調的是:不管你有千萬條理由可以為自己開脫,你都應該找個時間和朋友小聚一下,聽聽朋友的開心事,講講你現在的工作,或是天南海北地聊天,這些都是增進友誼的好機會。
有時候,半年以上不與某個朋友聯係,就有可能失去這位朋友。所以,有空就打個電話給朋友或者到朋友家坐坐吧。
你是不是很長時間沒有和朋友聚過?沒有的話,就趕緊安排一下吧。最好選個空閑的日子,來個促膝長談,向朋友講講你生活中的得意或失意之事,或是聽聽朋友的“故事”或是幫他解開一些“心結”。如此一來,自己既得到了快樂,又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何樂而不為呢?
找一個幫手很容易,而獲得一個朋友很難,這兩者的價值是不相同的。生活在一個全新的社會,雖然友誼的內涵變得豐富、深刻,但朋友的重要性仍然十分明顯。經常和朋友保持聯係,就不會失去任何一個對你的人生必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