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本經靈法(上)(2 / 2)

1、樹立修真養生的理想,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行的動力、生活的信心、生命的源泉;

2、要掌握修真養生的理論和具體操作的方法。修去盲目鍛煉的德行;

3、要刻苦用功,修去急於求成、心急浮躁的德行;

4、修煉虛心學習、放下自我的德行,修去自以為是的德行;

5、修煉專心致誌、始終如一的德行,修去見異思遷、朝秦暮楚的德行;

6、修煉慈愛為懷、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德行,修去名利、欲望、自私自利的德行;

7、修煉經常反思自我的德行;

8、修煉入俗而脫俗的德行;

9、修煉遇事深沉、理智處置的德行;

10、修煉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的德行;

11、修煉艱苦樸素、節製節儉的德行;

12、修煉為人處世的德行,修去高傲自大的德行;

13、修煉效法先賢、勇為人先的德行,修去故步自封的德行;

14、修煉不斷戰勝自我、把握自我、挑戰自我、充實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升華自我的德行;

15、修煉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德行;

16、修煉六個和諧的德行:自我言行的和諧,與家庭的和諧,與親朋好友的和諧,人際往來的和諧,與社會的和諧,與政府、法律、法令的和諧;

17、在修煉中不斷地淨化意識,規範理想、規範視覺、規範聽覺、規範言語、規範行為。德是以心作基礎的,德養就是人心在言語、行為方麵的表現。心養心既是先天的,又是後天的,主要是後天的。所謂先天的就是以神為基礎。在修真養生過程中,德在外而心在內。對於修煉者來說,必須了解“心”、把握“心”,然後逐步達到無“心”。所以,鬼穀子先生說:“心能得一,乃有其術(功能表現——引者注)。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竅、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修煉者能否成功,關鍵在於把握心。鬼穀子先生說“心之總攝”,可見在先秦時期,他老先生就深明此道。筆者認為修真養生需明得失觀。

“心”要牢牢把握“得失”二字。社會上在名利、情愛、欲望上得到滿足的人,大多數失去了自我。得到了物質的,失去了精神的,得到了“心”而失去了神。下邊談談心養五氣方麵的認識和體會。

1、收心。把欲望、牽掛的心收回來,做到心不外馳;

2、平心。讓收回的心平靜下來,心平氣和,心不平則氣不和。有效地收斂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則心可平;

3、安心。把收回的平靜的心,安放在胸口心窩處;

4、靜心。心靜體安,心不靜則神亂動;

5、定心。心相對地穩定下來,穩定的時間越長久越好,做到心神和形體相合"

因為要中考了,更新時間會很慢,請讀者見諒。第一次寫文,寫得不好請不要見怪,請大家支持暮羽晨翎的文。__________暮羽晨翎。

夢幻想之城市的潛伏者 第二章結束